×
稳健改革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评传

稳健改革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评传

1星价 ¥42.1 (4.3折)
2星价¥41.2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057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09605714 ; 978-7-5096-0571-4

本书特色

  2013年的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张卓元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从1950年代的价值规律叩问者,到1980年代的稳健派改革推动者,再到1990年代的中国制度设计建言者,以至2000年代的大国献策者,张卓元先生每每都能够见事于“萌”,甚让人折服。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张卓元之重要性在于,他参与了建国之后众多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张卓元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书中,作者奋笔记述,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展开。  

内容简介

  是什么让中国龙获得如此影响深远、广泛的持久经济发展呢?答案可能有千百个,但*具有共识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稳健“改革”创造出了巨大的中国红利。   谁发现了“改革红利”?谁把“改革红利”开采出来的?当然,发现“改革红利”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开采“改革红利”的是几代人不是一代人更不是一个人。不过,不论是发现“改革红利”,还是开采“改革红利”,有一群经济学家是*不应该忘记或忽视的,其中就包括颇有中国经济学界“长青树”之誉的张卓元先生。   1950-1980年代,卓元先生是“改革红利”的重要发现者。打开195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前期的中国经济学图谱,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卓元先生不仅是“恩格斯猜想”的破解者,是“价值规律”的巧解者,是“马克思生产价格谜局”的破译者,还是孙冶方经济理论遗产的集成者和发掘者。正是这些*初的研究,使我们得以窥见了“改革红利”这一巨大宝藏,也为中国后来的繁荣富强找到了强大的动力。1980-1990年代,卓元先生是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积极响应者和鼓吹者。1984年他提出价格改革是关键,1987年他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大思路,1992年他参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993年他参与画出“国有企业”改革新方向,2000年后他又提出了转方式的新路径。1990-2010年代,卓元先生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从1993年一上“玉泉山”到2008年十一上“玉泉山”,卓元先生先后十一次参与中央重要历史文件起草工作,前后十六年的改革路线土都有其直接耕耘的汗水和心智。   在回望卓元先生的成功路径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上述所言不谬也。在梳理有关卓元先生林林总总的素材中,在重新谛听这些历史深处传来的理论脆响时,我不得不感怀古人之睿智,感叹今人之愚顽。从1950年代的价值规律叩问者,到1980年代的稳健派改革推动者,再到1990年代的中国制度设计建言者,以至2000年代的大国献策者,张卓元先生每每都能够见事于“萌”,甚让人折服。

目录


**篇出道历程
**章蒙学
第二章性格养成
第三章入道
第四章在大师身边
第二篇叩问价值
第五章一叩价值:破解“恩格斯猜想”
第六章二叩价值:巧解“价值规律”谜题
第七章三叩价值:冲破“马克思生产价格谜局”
第八章四叩价值:发掘冶方思想遗产
第三篇直击改革
第九章价格改革是关键
第十章“稳中求进”成大道
第十一章市场经济论乃国之根本
第十二章国有企业改革是场攻坚战
第十三章转方式必须先转政府职能
第四篇 玉泉山人
第十四章亲历“破茧化蝶”
第十五章走出“国有企业改革泥沼”
第十六章圆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七章大美“科学发展观”
第五篇家国一体
第十八章政协委员
第十九章“四家”归一
第二十章未完待续
附录1张卓元主要著作、论文和文章
附录2新中国经济学大事记(1949~2000年)
附录3新中国60年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1952~2012年)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