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121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1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516112113 ; 978-7-5161-1211-3
本书特色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是作者研究“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思潮、文学史、作家作品的成果,共收录十九篇论文。本书分为两集。作者在**集中探讨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与写作方法、王蒙的文学观和文学生态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在第二集中研究了丁玲、沈从文、萧红、柳青、汪曾祺、谈歌、阎连科等作家及其作品,深切悼念了文学批评家胡河清先生。
目录
前言**集 文学思潮、文学史研究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回到现场”和“情境写作”——“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与写作新潮受众·效果·知识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接受美学上的价值和缺陷实际和理念对擂——胡风事件的方法论根源自由主义和李广田的教育思想及有关实践建构和迷恋表达性现实——浩然小说的真实性及相关问题文坛“影射事件”的思想根源——以王蒙的遭际为例王蒙:中国“后革命时代”文坛代言人
第二集 作家、作品研究寻找的悲歌——重读丁玲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走在梦中的道路上——论沈从文和他的中国梦悄然吟唱着生命的悲歌——论萧红的艺术个性能说的和不能说的——柳青在长篇小说《创业史》中设置和塑造徐改霞形象的意图整体中的差异——汪曾祺小说论论汪曾祺小说的传奇性汪曾祺的傲汪曾祺的俗论谈歌小说中的道德理想主义应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方法——读阎连科中篇小说《桃园春醒》没有胡河清的日子——写在同胡河清先生分别十周年之际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志平,男,1967年生,云南昆明人。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研究。著有《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一项成果获云南省第十四次(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随园食单
¥9.1¥30.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