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773985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3-04-01
- 条形码:9787507739855 ; 978-7-5077-3985-5
本书特色
《乐府学(第7辑)》讲述了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伴而生,中国古代诗歌史很大程度上是音乐文学史,与此相应,诗经学、楚辞学、乐府学,词学、曲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音乐文学史学。乐府学是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内容简介
《乐府学(第7辑)》专门收录有关乐府学研究的*新成果。研究对象包括汉代以后所有乐府文学,尤以由汉到五代的乐府文学为主。研究角度,从文献、音乐、文学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就某一作品而言,主要从曲名、曲调、本事、体式、风格五个要素把握。
目录
中华雅乐音律乐调及其作曲方法研究(上)
“精列”与《精列》、《气出唱》及汉魏相和歌形态新论
唐宗庙雅歌的纂辑与宗庙礼乐的演变
中唐“新乐府”与“乐府诗”押韵韵脚四声韵律之比较研究——以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为例
(文献考订)
乐府诗本事来源类型分析
《宋书·乐志》所载《白头吟》曲辞校笺——兼论大曲的体制及对有关音乐文献的理解
乐府杂诗考
(文学研究)
略论汉乐府诗的矛盾结构
从乐府演唱看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
论曹魏诗人“以古乐府写时事”的思想根源
“永明体”到“沈宋体”的声律演变
乐府诗风格研究刍议
杨牧现代诗中的乐府书写
论汉乐府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名篇论丛)
《鸡鸣歌》与四面楚歌
《白纶舞歌辞》价值论
从《七德舞》与《立部伎》看白居易的“刺雅乐之替”
(唐后乐府)
宋代新乐府的认定
关于唐后乐府诗的发展、范畴及规律性特点——读王辉斌《唐后乐府诗史》所想到的几个问题
(研究综述)
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论著索引)
唐代乐府诗研究论著索引(2008-2010)
英文目录
《乐府学》稿约
节选
不妨先从曹氏崇尚周代这一细节,来看魏初重建雅颂传统的思想背景。 曹操入选《昭明文选》有两首诗:《短歌行》和《苦寒行》,其中都以“周公”自比。这种身份定位,让后世一些评论家们很反感,认为曹操自比周公,已然是汉家之贼。而实际上,在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这种譬喻其时很常见,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 以周文王自比的历史表述,是曹操对汉亡魏兴的历史判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表孙权为荆州牧,封南昌侯。权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操以示外日:“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陈群等皆日:“汉祚已终,宜正大位。”操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薤露》中说:“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末句中正是借殷代微子西迁、途中回望洛阳的视角,写出对乱世的悲愤。曹氏政权看到了汉室正走向灭亡,而本政权恰似新生的周代正在殷末崛起。曹植《丹霞蔽日行》将汉衰魏兴的比喻表达得更为张扬:“纣为昏乱,虐残忠正。周室何隆,一门三圣。牧野致功,天亦革命。汉祚之兴,陪秦之衰。虽有南面,王道陵夷。炎光再幽,殄灭无遗。”此诗暗含的是对东汉末世“炎光再幽,殄灭无遗”的历史判断,也夸耀了曹氏政权人才状况是“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