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编结服饰艺术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国编结服饰艺术研究

1星价 ¥12.2 (4.1折)
2星价¥12.2 定价¥29.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jin***(三星用户)

装帧纸张都还行。

装帧纸张都还行。

2018-01-18 22:08:4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2490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511249005 ; 978-7-5112-4900-5

内容简介

《中国编结服饰艺术研究》分为通论与专论两部分,**部分通论部分论述了系结编织开启的文明及编结服饰的流变,试图梳理出几千年编结服饰的发展与变化;第二部分专论部分共有七个专题,有编结发髻、编结铠甲、衣衫鞋履、编结纹样的文化内涵、玉文化与传统编结服饰的契合、编结工艺的社会功能、编结饰品及其美学意蕴,试图将编结服饰艺术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传统编结服饰是一门古老而又神奇的艺术,那些弯弯绕绕、缠缠结结,无不透射出一种智慧的光芒,让人惊叹于古人的创作!编结服饰同时也是一种由线悟象,由象悟意,由意悟美的过程。

目录

引 言 **章概述 一、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二、编结是古代服饰的一支 三、编结是“女红”技艺的组成部分 四、古代与“编结”有关的官职 五、古诗词中的千千“结”情 第二章系结编织开启的文明 **节结绳记事时期 一、编“结”是古人的生存方式 二、绳“结”是先民的崇拜对象 三、编“结”是一种部落契约 四、结绳与文字的起源有关 五、*早的编结纹样——双钱结 第二节辔系玉佩时期 一、战国时期系腰带 二、西周出现的玉觹 三、战国时期组玉佩 第三章编结服饰的流变 **节铠甲玉衣的秦汉时期 一、秦代铠甲 二、汉代玉衣 三、汉代佩绶 四、东汉“双钱结” 第二节披帛冠绶的唐宋时期 一、唐时期 二、宋元时期 第三节络子打结的明清时期 一、明网巾 二、清朝珠 三、云肩 四、络子 第四章编结发髻 一、古代发式的分类 二、编结发髻的挽结方式 第五章编结铠甲 一、甲与胄 二、铠甲的编结与制作 一、历代铠甲的形制 第六章衣衫鞋履 一、蓑衣 一、软甲 一、蒲履 第七章编结纹样的文化内涵 一、吉祥纹样的产生 二、吉祥纹样的核心是祝福 三、编结纹样的文化内涵 第八章玉文化与传统编结服饰的契合 一、玉片是巫玉时代*有力的服饰法器 二、组玉佩是王玉时代服饰用玉的典型代表 三、“金缕玉衣”是贵玉思想的*高体现 四、玉腰带成为唐朝区分官衔的重要标识 第九章编结工艺的社会功能 一、生产功能 二、绑系功能 三、审美功能 四、等级功能 五、军事功能 第十章编结饰品及其美学意蕴 一、编结饰品 二、编结服饰的美学意蕴 第十一章编结艺术在近现代服饰中的运用 一、编结盘扣是民国改良旗袍中的点睛之物 二、建国初期,编结服饰发展停滞与缓慢 三、80年代后,编结服饰又重新活跃起来 四、编结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邵晨霞,女,江苏常州人,1972年出生,硕士,副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对外交流部副主任。1996年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服装设计教学与服饰文化的研究工作,在CSSCI来源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常州市社科联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财政部职成教司课题1项;主编高校教材1部,副主编全国通用中职教材1部;获“常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校教学优秀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