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279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301227947 ; 978-7-301-22794-7
本书特色
吴兴明等编著的《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通过对中西方文艺理论代表性著作进行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诗意论与当代西方诗言意义论展开系统翔实的比较研究,从一个特殊角度纵深显示中西文化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显明中西文化在把握存在意义之方式的异同。本书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时被评定为优秀科研成果。
内容简介
本课题在结构上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上篇,以中国古代诗意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中篇,以西方现代诗言意义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下篇,中西诗意论的延伸性研究:它的分类学和知识谱系背景,中国诗意论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当代西方诗言意义论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目录
引言
上篇 以诗意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章 中西比较为何要研究意义论
**节 中西比较的悖谬
第二节 于连的突破:“迂回”与“对视”
第三节 “迂回”作为对中国示意方式的探索
第二章 以“意”论诗:中西意义论论域的草描与中国诗意论的开端
**节 以“意”论诗
第二节 “意”与意义
第三节 意义论诸维度
第四节 诗意论的发生:中国传统诗意论的语用转换
第三章 诗意的独特性:从“不尽之意”到境象论
**节 诗意论的视角奠基
第二节 “不尽之意”
第三节 境象论
中篇 以诗言意义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言路比较一: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中国诗意论
**节 研究思路:以西方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
下篇 诗意论比较的延伸研究
附录 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文艺研究后现代转向的思想进路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吴兴明,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秘书长。长期研究文学理论、消费社会和政治哲学,近年转向设计与当代社会研究。出版专著《谋智、知智、圣智——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上海三联书店1993)、《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等,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