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发展

包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发展

1星价 ¥22.0 (6.3折)
2星价¥22.0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89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16128978 ; 978-7-5161-2897-8

内容简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发展》认为农民问题才是“三农”问题之根本,农民素质提升、农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发展应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农民发展关注的是一个国家中每一位农民的全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农民发展不同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农民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农民发展更强调农民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经济发展更多体现的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农民发展也不同于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农民发展的保障,如学校、医院等公共产品的增加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民的能力的提升,为农民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机会和条件。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二、农民贫困与农民发展
三、农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四、农民发展的内涵
五、农民发展观
六、农民发展研究的主题、要义、方法

**章 农民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人本质及人的发展
**节 关于人本质的理论综述
一、黑格尔的人本质:自我意识
二、马克思的人本质:劳动
三、关于人本质的对比分析
四、西方古典经济学对人的规定
第二节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关于人发展的理论
二、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
三、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二章 农民、农民的本质及农民发展
**节 农民及其农民本质
一、对农民的规定
二、农民的本质
第二节 农民发展
一、农民作为发展主体
二、农民发展的内涵
三、农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农民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农民发展的收入效应
二、农民发展的外部效应

第三章 农民劳动及其拓展
**节 劳动属性及劳动关系理论综述
一、劳动属性
二、劳动关系理论的宏观体系
三、劳动关系理论综述
第二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下的农民劳动关系及其演变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劳动关系
二、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农民劳动关系
三、农民流动下的农民劳动关系
第三节 分工与农民劳动
一、劳动分工与经济发展
二、农民劳动的分工
三、分工深化下的农民劳动
四、农民劳动分工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农民发展中劳动分工的途径分析

第四章 农民意识、农民理性与农民行为
**节 关于农民行为研究评述
一、关于农民作为社会人的认识
二、关于农民作为经济人的认识
三、对农民理性研究的认识与评述
第二节 中国农民行为
一、对中国农民行为研究述评
二、农民行为分析框架
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民行为的变动

第五章 农民需要与农民发展
**节 农民需要层次性分析
一、生存需要
二、安全需要
三、致富需要
四、精神需要
五、民主权利需要
六、个性发展需要
第二节 农民需要实证分析
一、农民需要总体分析
二、农民基础性需求现状分析
三、农民发展性需求现状分析
四、农民奢侈性需求现状分析

第六章 农民流动、交往与农民发展
**节 农民交往与农民发展
一、农民交往行为的特征
二、农民交往行为选择的逻辑
第二节 农民流动研究综述
一、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研究
二、劳动力流动的理论综述
第三节 农民流动与农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
一、农民流动状况及特征
二、农民流动对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
三、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民工作流动的影响

第七章 农民发展的权利
**节 发展权与农民发展权
一、发展权
二、农民发展权
第二节 农民发展的政治权利
一、政治权利对农民发展的作用
二、农民政治权利现状分析
三、农民政治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分析
四、农民的政治权利保护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农民的经济权利
一、农民发展的经济权利
二、农民经济权利的缺失
第四节 农民发展的社会权利
一、农民迁徙权利
二、农民社会保障权利
三、农民教育权利
四、医疗保险权利
五、农民劳动权

第八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发展
**节 农民素质提升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一、农民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发展
第二节 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及特点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第三节 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层次
二、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显示机制
第四节 中国农村公共品的边界特征
一、与发达国家公共品供给相比较的边界特征
二、与我国城镇公共品供给相比较的边界特征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具体类别
第五节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矛盾
一、农村公共品政府供给的层级较多
二、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供给能力较弱
三、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职责分工不明确
第六节 农民发展的矛盾体与外部供给
一、农民发展的矛盾体
二、农民发展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