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38496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412
  • 出版时间:2003-08-01
  • 条形码:9787533849603 ; 978-7-5338-4960-3

本书特色

学科教学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学设计如何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应该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怎样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是基于教育技术的一种课程统整,还是技术至上、工具主义的表演?……由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的核心人员和投身课程教材实验的**线教师组成的作者团队,联合奉献多年关于国际国内学科课程发展的动态与问题的研究,反思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的问题,从学科实际出发寻找适合的课程措施与教学策略。

内容简介

学科教学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学设计如何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应该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怎样发挥教学煌主导作用?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是基于教育技术的一种课程统整,还是技术至上,工具主义的表演?
……
由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的核心人员和投身课程教材实验的**线教师组成的作者团队,联合奉献多年关于国际国内学科课程发展的动态与问题的研究成果,反思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的问题,从学科实际出发寻找适合的课程措施与教学策略。

目录

**编科学与科学教育
**章科学、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观
**节20世纪科学观的变迁
第二节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
第三节作为探究活动的科学
第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节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第三节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
第三章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节科学教育
第二节科学素养的内涵
第三节STS教育与科学教育
第四节科学教育的价值
第二编科学课程
第四章世界科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节世界中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美国、英国中学科学课程的改革
第三节其他国家的科学课程改革简介
第五章我国科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实践经验
**节我国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大陆科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实践经验
第三节港、台地区科学课课的历史演变与实践经验
第六章科学课程标准
**节科学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及其与我国传统教学大纲的差异
第二节课程定位、基本理念与培养目标
第三节标准内容的特点
第四节科学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
第五节上海市的科学课程标准
第三编科学课程的教学
第七章中学科学教学的规范
**节中学科学教学规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中学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第三节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第四节中学科学教学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第八章中学科学的教学
**节中学科学的教学过程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中学科学课程的整合
第三节中学科学的教学设计
第四节中学科学的教学评价
第九章中学科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第十章中学科学实验教学
第四篇科学教师的专业化
第十一章中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第十二章中学科学教育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袁运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学,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科学家传记及教育科学的学术工作。曾编著《中国科学思想史》、《学科教育学丛书》等20部,参与《辞海》、《科学家大辞典》等多部工具书编务,发表论文60余篇,多项专题研究获部、省级优秀成果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科学(7-9年级)果程标准(实验稿)》与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培训事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