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史铁生文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豆瓣9分。在本书中,史铁生用极其优美、淡远的笔调,回忆自己在插队时生活过的清平湾。

- ISBN:978753021310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9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30213100 ; 978-7-5302-1310-0
本书特色
史铁生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成名,插队生活是他的作品中份量也比较重的部分,在这类作品中展现出他对人的存在命运的独特思考,尤其是他那种宽容、平和、亲切的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使他不同于新时期其他的“寻根文学”作品,可以说他是新时期文学中*具“平民意识”的作家,他的知青小说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纯粹的“精神寻根”。
内容简介
史铁生用极其优美、淡远的笔调回忆自己在插队时生活过的清平湾。陕北的苍凉的地貌,陕北的悠扬民歌,陕北的方言和陕北老乡的憨厚纯朴跃然纸上。那里贫穷,常年吃不到一块肉,但是,却产生出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充满着*朴素的爱情、温情和*坚韧的生存意志。在那里,作者对生活、生命有了新一层的理解。《插队的故事》以明娃一家的命运、瞎老汉和随随的命运、知青的命运为线索,展示了70年代中国的乡村生活场景和青年的命运,作者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农民的敬仰和亲情。
目录
插队的故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随笔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个人和一头牛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陕北知青影集》序
归去来
节选
史铁生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成名,插队生活是他的作品中份量也比较重的部分,在这类作品中展现出他对人的存在命运的独特思考,尤其是他那种宽容、平和、亲切的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使他不同于新时期其他的“寻根文学”作品,可以说他是新时期文学中*具“平民意识”的作家,他的知青小说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纯粹的“精神寻根”。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发表。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终至透析。之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以及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出版随笔集《扶轮问路》和剧本与影评集《妄想电影》。2010年底去世。2012出版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随园食单
¥7.9¥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当你老了
¥16.3¥30.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4.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