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

包邮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

¥21.8 (4.7折) ?
1星价 ¥21.8
2星价¥21.8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09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6130902 ; 978-7-5161-3090-2

本书特色

《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是东南亚民族志丛书之一,研究了中国和老挝两国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全书共分四篇,包括:概况篇、经济篇、流动篇、影响篇。

内容简介

国防村与坝枯村是中国老挝边境地区相邻的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由中国当地政府作为兴边富民具体措施而实施的橡胶种植推广行动使橡胶从国营农场走向了民族村寨。橡胶种植也因其可以迅速使村民致富而很快跨过国境线在老挝的坝枯村等地开展起来。横亘两村之间的国境线并没有隔绝村民之问的社会交往。同属一个民族的国防村与坝枯村的村民因合作种植橡胶而使经济交往关系上升为*为重要的一种交往形式。经济发展在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当地社会文化的方方而面。经济交往程度的加深使两村村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等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录

引言
一 概况篇
**章 历史沿革
第二章 村寨组织
第三章 基础设施
第四章 教育与医疗卫生
二 经济篇
第五章 土地制度
第六章 生计方式
第七章 经营模式
三 流动篇
第八章 树的流动
第九章 技术的流动
第十章 产品的流动
第十一章 人的流动
引言
一 概况篇
**章 历史沿革
第二章 村寨组织
第三章 基础设施
第四章 教育与医疗卫生
二 经济篇
第五章 土地制度
第六章 生计方式
第七章 经营模式
三 流动篇
第八章 树的流动
第九章 技术的流动
第十章 产品的流动
第十一章 人的流动
四 影响篇
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
第十三章 衣食住行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
第十五章 岁时节日
第十六章 身份认同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是东南亚民族志丛书之一,研究了中国和老挝两国边境地区两个哈尼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全书共分四篇,包括:概况篇、经济篇、流动篇、影响篇。

作者简介

马翀炜,1963年11月出生,男,汉族,湖南临湘市人,民族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学研究,发表论著150余万字。
张雨龙,1984年8月出生,男,哈尼族,云南景洪市人,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发表论著30余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