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新石器时代为例

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新石器时代为例

1星价 ¥68.8 (8.0折)
2星价¥68.8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693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32569359 ; 978-7-5325-6935-9

本书特色

笪浩波编著的《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新石器时代为例》重点探讨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立足于考古学,同时借鉴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展开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全新视角,所得结论对于阐释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内容简介

《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新石器时代为例》立足考古学,借助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这不仅对复原长江中游古代的人地关系具有意义,而且对当代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书的基本构想
四、时空范围的界定
五、相关概念的梳理
**章 生态环境的变迁与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
**节 生态环境的变迁
一、地形、地貌及水文的变迁
二、气候与植被变迁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
一、考古学文化发现过程概述
二、考古学文化序列 序言绪论一、选题意义二、研究现状述评三、本书的基本构想四、时空范围的界定五、相关概念的梳理**章 生态环境的变迁与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节 生态环境的变迁一、地形、地貌及水文的变迁二、气候与植被变迁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一、考古学文化发现过程概述二、考古学文化序列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演替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第二章 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节 稻作农业的起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稻作农业的起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生计类型区域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食物遗存揭示的生计类型二、生产工具的印证三、生计类型区域形成的环境因素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石器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陶器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三章 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节 聚落考古学方法论阐述第二节 聚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一、聚落的时空分布二、聚落的类型分布三、聚落的规模分布第三节 聚落结构、布局的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房屋结构的演变二、聚落结构与布局的演变第四节 古城的兴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古城的发现及概况二、古城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的关系三、古城的建造环境四、古城的结构与环境五、古城产生与消亡的环境因素第四章 考古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节 考古学文化体系构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一、文化共性特点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系二、文化的地域性结构差异与微观区域性生态环境差异的关系第二节 周边文化的融通与地理通道一、北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河渭文化交流的桥梁二、东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下游文化交流的桥梁三、南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珠江流域文化交流的桥梁四、西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上游文化交流的桥梁第五章 生态环境对文明化进程的影响参考文献附表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笪浩波编著的《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以新石器时代为例》重点探讨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立足于考古学,同时借鉴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的成果展开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全新视角,所得结论对于阐释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