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67177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56
  • 出版时间:1999-08-01
  • 条形码:9787506717793 ; 978-7-5067-1779-3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8章,按药理作用或药效分类,介绍各类重要药物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
合成路线、作用机理、主要用途、构效关系等。本次修订本除保持第二版(彭司勋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的基本结构、体例外,对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充实了新的知
识,淘汰了旧的部分。例如,增加了“药物代谢”和“药物生物技术”两章,以扩大学
生的知识面。各章均附有参考文献或选读文献,可供进一步学习。
本书除作高等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药学等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供从事医药科研、生
产、医院药房或其他药学工作者参考。
片断:
芎嗪、粉防己碱、毛冬青甲素。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
蒿琥酯,它们的结构和已知的抗疟药不同,为含有过氧基的倍半萜内酯,打破了抗疟药基
本结构的传统概念,为抗疟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青蒿素对恶性疟,尤对氯喹耐药的脑
型疟有较好的疗效,这是天然有效成分通过结构改造寻找新药*成功的事例。此外还研制
成功新的抗疟药——苯芴醇和磷酸萘酚喹,使我国抗疟药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抗寄
生虫药:呋喃丙胺、鹤草酚和咪唑酸酯。计划生育药:结晶天花粉蛋白用于引产,棉酚是
我国首先发现的男性抗生育药,因易引起低血钾症而未在临床正式应用,我国对其化学,作
用机理和毒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合成的五味子丙素中间体——联苯双酯能降低SGPT,对
肝脏有保护作用。从唐古特山莨菪分离出两个新生物碱——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前者用于
中毒性休克和改善微循环障碍,后者为胆碱能神经阻滞药。镇痛药:延胡索乙素和二氢埃
托啡。利福定是半合成抗结核的新抗生素。二巯基丁二酸钠是我国**个进入国际市场的
广谱金属解毒剂。
基础研究方面,如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天花粉蛋白的化学——一级结构、二级结构、
空间结构的研究,羟甲芬太尼——新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新的钾通道阻滞剂——氯化苄
基四氢巴马汀等。
药物设计是药物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发展趋势。70年代以后,我国
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从Hansch方法发展到以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为基础的3D-
QSAR,有力地促进了新药研究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药物化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医药发展,“九
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的制定,“科教兴药”战略的实施,药物化学必将得到进一步
发展,创制出更好的新药,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药工业持续发展服务。
四、药物的研究和开发(DrugResearchandDevelopment)
国际上现有化学原料药为3500~4000种。其中合成药约50%,动植物有效成分约占
30%,生化或微生物药物约占12%,无机药物约占8%。
一般认为目前大多数疾病,没有得到较满意的药物治疗。一些常见或危害较大的疾病,
如肿瘤、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和严重感染、艾滋病、老年疾病和计
划生育药物等,还需要研制高效、低毒、质优的新药。
药物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探索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必须多学科相互配合。除药
学外,还需要生物学科、化学学科和临床医学等协作。药物研究阶段,各学科和各个环节
相互关系可用示意图表示(图1-1)。
发现有效化合物是研究的基础,如前述可来自多方面,须先确定其性质和结构,通过
生物系统的各项试验,了解化合物的药效、毒理、代谢以及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然后进行
构效关系的研究。上述信息反馈既可对新化合物的设计提供参考,又可进一步了解作用机
制,为设计生物系统试验指出方向。概括地说,研究工作是药物设计、生物系统试验和构
效关系三者的循环过程,它包括了有关学科的相互配合。
药物开发是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准备的各项研究。如生产工艺、中试放
大、“三废”处理、技术经济指标、市场信息等,使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为产品。所以药物
开发是将药物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包括着两个阶段,虽然在技术研究方面两个过程有很多重叠。但仍
各有侧重,研究阶段强调学术和技术意义,开发阶段则较强调市场价值和经济意义。综上
所述,开发是药物研究与生产之间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开发过程除技术问题外,还涉及经
济学、商品学、统计学和市场分析等一系列社会学科。
一个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投资较大,周期也较长,一般可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1)制订研究计划和制备化合物根据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水平,在了解国内外研究
动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严密的新药研究计划和实验设计。然后进行化学合成或天
然产物提取,所得化合物,确定其结构和有关性质。所以,这一阶段是调查研究、收集资
料、整理文献、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制备化合物,为下阶段提供研究的物质基础。
(2)筛选和临床前研究首先用实验动物进行筛选。在众多合成或提取的化合物中,可
能只有几个化合物具有所期望的活性。根据当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多项药理指标的筛
选仍很必要,有些药物是从随机筛选中发现的。筛选时尽可能模拟病理和治疗过程来选择
实验动物模型,尽量缩短动物和临床间的差距。目前我们的筛选方法、动物种属、质量和
动物饲养条件,与国外比较还有距离,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在积极筹建国家筛选中
心。经过筛选出的有效的化合物要进行临床前的系统药理、药代动力学、生化和毒理的全
面研究。这是关系药物能否过渡到临床,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阶段。药效学实验要保
证药品的效用确切。对新药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研究要很重视,须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和致
畸、致突变、致癌等“三致”试验。然后进行体内生化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设计合
适的剂型,制订质量标准。由于实验动物和人有差距,进入临床试验前,首先要在少数健
康人(志愿者)身上以小剂量观察耐受性,如没有出现不应有的副作用,逐渐增加剂量到
预期的治疗范围。同时,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和剂型研究,经新药审评委员会审核,卫生
部门批准后,才能进入临床试验。

前言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相互渗透,促进了药物化学的迅速发展,药
物化学内容日益车富。这次修订的原则是,作为药物化学专业的教材,内容应
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同时也兼顾药学类专业的选用。除保持第二版
(彭司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的基本结构、体例外,根据多年来的教
学实践,并参考了国外新近出版的药物化学教材和参考书(W.O.Foyeetal.
ThePrinciplesofMedicinalChemistry,4thEd,1995;C.R.Ganellinetal.
MedicinalChemistry2ndEd.1993;K.LarsenP.etal.ATextbookofDrug
DesignandDevelopment,2nd.Ed.1996;M.E.Wolf.Burger'sMedicinal
ChemistryandDrugDiscoveryVol.1PrinciplesandPractice,5thEd,1995),
对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充实了新的知识,淘汰了旧的部分。例如增加了“药
物代谢”和“药物生物技术”两章,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考虑已有疗效好的
新抗菌药问世,将第二版中磺胺药物与抗病原性微生物药两章合并为“抗菌药
和抗病毒药”一章;有些章节的内容已重新改写,力求更符合教材要求,全书
共计十八章。
参加这次修订的有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
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和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修
订过程中编者均兢兢业业,认真编写,但限于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可能仍有
疏漏之处,请读者和各院校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次修订和充实。
这次修订得到上述各院校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彭司勋
1997年8月于南京

目录

一章绪论
一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二药物化学发展简史
三建国后我国药物化学的发展和成就
四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五药物的质量和标准
第二章药物代谢
**节I相代谢
一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
三水解反应
第二节Ⅱ相代谢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二硫酸结合
三氨基酸结合
四谷胱甘肽或巯基尿酸结合
五甲基化反应
六乙酰化反应
第三节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及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一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二药物代谢与新药研究
第三章麻醉用药
**节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二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第二节局部麻醉药
一局部麻醉药的发展
二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第三节肌肉松弛药
一骨骼肌松弛药
二中枢性肌肉松弛药
第四章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抗癫痫药
**节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
一巴比妥类药物
二苯并二氮杂草类药物
三其它结构类型药物
第二节抗癫痫药
第五章神经—精神病治疗药
**节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二苯并氮杂艹卓类
四丁酰苯类
五二苯丁基哌啶类
六苯甲酰胺类
第二节抗抑郁药
一三环类化合物
二新型结构抗抑郁药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第三节老年痴呆与促智药物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药
**节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消炎药
一解热镇痛药
二非甾体消炎药
三抗痛风药
第二节镇痛药
一吗啡及其衍生物
二合成镇痛药
三阿片受体和阿片样物质
第七章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
**节拟肾上腺素药物
一拟肾上腺素药物
二选择性α受体激动剂
三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四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第二节抗肾上腺素药
一α受体阻断药
二β受体阻断药
三对α和β受体都有阻断作用的药物
四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介质储存和释放的药物
第八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节拟胆碱药
一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三有机磷酸酯的抗胆碱酯酶作用和胆碱酯酶复能药
第二节抗胆碱药
一颠茄生物碱
二合成抗胆碱药
三药效基团模型和M受体模型
第九章心血管药物
**节强心药
一强心甙类
二非强心甙类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
第三节抗高血压药物
一利尿药
二交感神经抑制剂
三血管扩张药
四钙通道阻滞剂
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第四节降血脂药
一烟酸类
二苯氧乙酸类
三他汀类
四其它类型
第十章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节组胺H1受体拮抗剂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二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
三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第二节组胺H2受体拮抗剂
一结构类型
二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第三节质子泵抑制剂
第十一章抗寄生虫病药
**节驱肠蠕虫药
一驱肠线虫药
二驱绦虫药
第二节抗血吸虫病及抗丝虫病药
一抗血吸虫病药
二抗丝虫病药
第三节抗疟药
一作用于疟原虫各生活周期的抗疟药
二抗疟药的研究进展
第十二章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节抗菌药
一磺酰胺类及有关药物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抗真菌药
四抗结核及抗麻风病药
五消毒防腐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一金刚烷胺类
二核苷类
三其它类
第十三章抗肿瘤药
**节烷化剂
一氮芥类
二乙撑亚胺类
三甲磺酸酯及六元醇衍生物
四亚硝基脲类
五肼类和三氮烯咪唑类
第二节抗代谢物
一嘧啶拮抗物
二嘌吟拮抗物
三叶酸拮抗物
第三节抗肿瘤抗生素
一肽类抗生素
二醌类抗生素
第四节抗肿瘤的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
一长春碱类
二紫杉烷类
三喜树碱类
四鬼臼毒素类
第五节其它抗肿瘤药
一二氧哌嗪类
二金属铂配合物
第十四章抗生素
**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及半合成头孢菌素类
三头霉素(甲氧头孢菌素)及氧头孢菌素
四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一链霉素类
二卡那霉素及其衍生物
三庆大霉素类
四新霉素类
五氨基环醇类
第三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红霉素及其衍生物
二麦迪霉素类
三螺旋霉素及乙酰螺旋霉素
第四节多肽多烯类抗生素
一多肽抗生素
二多烯抗生素
第五节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六节其他抗生素
一氯霉素及其衍生物
二林可酰胺类
三其他类
第十五章维生素和辅酶
**节水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类
二维生素D类
三维生素E类
四维生素K类
第十六章激素
**节前列腺素
第二节肽类激素
第三节甾体激素
一概述
二雌性激素
三雄性激素及同化激素
四孕激素
五抗孕激素
六甾体避孕药
七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十七章药物设计概述
**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一天然有效成分
二改进现有药物
三随机筛选和偶然发现
四组合化学
第二节药物设计基础
一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
二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三先导化合物优化方法
第三节定量构效关系
一Hansch分析
二FreeWilson模型
三分子连接性
四其它方法
五定量构效关系的应用
第四节合理药物设计
一合理药物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合理药物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十八章药物生物技术
**节重组DNA技术
一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
二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
三载体和目的基因连接成重组体
四重组体的转化
五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六基因表达
第二节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第三节生物技术药物的一般性质
一重组蛋白质类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二重组蛋白质类药物的物理稳定性
第四节单克隆抗体技术
一免疫球蛋白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原理
三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医药用途
第五节生物技术与新药研究
一生物技术与合理的药物设计
二建立新的药理模型和实验方法
三反义药物
四基因治疗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