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2541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11254108 ; 978-7-5112-5410-8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眼光”和历史辩证法解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意指符号,如何对生活世界进行表意实践的。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本书力图揭示出其中的“市场经济”因素,揭示出九十年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讨论、“市民社会”讨论、“日常生活”、“私人生活”、“欲望”等社会思潮、大众心理的互动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眼光”和历史辩证法解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意指符号,如何对生活世界进行表意实践的。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本书力图揭示出其中的“市场经济”因素,揭示出九十年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讨论、“市民社会”讨论、“日常生活”、“私人生活”、“欲望”等社会思潮、大众心理的互动关系。
目录
**章 “人文精神讨论”论析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中的王朔现象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传媒
第五章 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与“新市民小说”
第六章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与新写实小说
第七章 文学如何叙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八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中的“私人生活”:陈染林白论
第九章 体验“欲望”:朱文、韩东论
第十章 20世纪90年代散文论
第十一章 无疆界写作
第十二章 抵抗现代性的寓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伯存 男,1968年生,山东枣庄人,文学博士,枣庄学院文学院教授,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多次获得省级奖励,已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卢衍鹏 男,1982年出生,山东莒南人,枣庄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性心理学
¥26.7¥5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