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1星价 ¥48.8 (7.5折)
2星价¥48.8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441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3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07744118 ; 978-7-5077-4411-8

本书特色

董德光所著的《戏曲表演程式研究》分析了在近百年的戏曲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严重文化主体意识缺失的现象,认为这是导致建构系统化、科学化的戏曲审美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戏曲程式研究,始终围绕摆脱类型化和形式主义指责为前提而缺乏更深一步研究的根本原因。作者提出戏曲理论*重要的一块基石就是'程式性'或'程式化'概念,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此书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戏曲表演为研究对象,就戏曲程式问题作深入探讨。试以回答“戏曲程式及表演程式是什么”、“戏曲表演的起源与程式的形成”、“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依据”等几个问题,深入探讨戏曲程式的性质与基本特征形成之源,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社会心理对戏曲程式的创新和发展的影响,探索戏曲程式所承载的理论要点和观念。此书的出版既有助于了解戏曲程式文化创新、变化、发展和传播的规律,也有助于中国戏曲演剧体系的建立,实现民族演剧理论的自觉。

内容简介

五四运动以来,同为文化精英的余上沅、赵太侔等出于对戏曲的热爱,潜心研究戏曲表演与舞台演出,对戏曲表演的特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归纳,成绩斐然,论述了戏曲表演虚拟性、程式化等特点,可以说,他们的探索完成了近代戏曲表演学的奠基。20世纪5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曾风靡我国整个戏剧界。针对生搬硬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来创作剧目的现象,阿甲、李紫贵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积累的导演及表演理论家以超出常人的胆识向如坐神坛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提出质疑,并全面阐释戏曲表演迥异于话剧的特殊性质,而后黄克保、陈幼韩等研究戏曲表演的理论家参与其中,从50年代至80年代,断断续续地搭建起戏曲表演这座理论大厦的框架结构,令后来的戏曲研究者以及导演、演员们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目录


绪论
**章戏曲表演程式诸说
一、戏曲表演艺术特征的探索
二、当代戏曲表演理论的奠基
三、当代戏曲表演理论的深入探讨
第二章戏曲程式之我见
一、“文化”定义的共同意义
二、戏曲程式的文化内涵
三、戏曲程式的文化影响
第三章戏曲表演程式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戏曲表演程式符号的基本要素
二、戏曲表演程式语言的符号体系
三、戏曲表演程式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
第四章戏曲表演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戏曲表演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
二、表演艺术是人类*古老的艺术
三、戏曲表演艺术起源于人类*初的动物本能
……
第八章 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的审美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德光,男,工京剧老生,文学博士、教授、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戏曲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与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曾任首届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渭源兼戏曲组组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