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519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6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61351901 ; 978-7-5613-5190-1

本书特色

袁书会、朱霞、张学海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民族地区暨民族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特色教材)》主要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编写的,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一本基础读本。针对文学理论的初学者,力求做到理论扎实、逻辑严谨,又能化繁为简、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为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编写的,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一本基础读本。针对文学理论的初学者,力求做到理论扎实、逻辑严谨,又能化繁为简、通俗易懂。

目录

绪 论
**章 文学活动
 **节:人类的特性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的特性
二、人类活动的特性
三、文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
四、文学活动价值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特殊性
一、精神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
二、文学活动与其他精神活动
三、文学活动与其他艺术活动
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
**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与经济基础
二、文学与上层建筑
三、文学与话语
四、文学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活动与审美活动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表现
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性质
一、话语蕴藉性质的表现
二、文学性质认识的深化
第三章 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节:文学的发生
一、关于文学发生的几种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学说
第二节:文学的发展
一、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三、文学发展的主体因素
四、文学发展的自身因素
五、文学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
第四章 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节:文学创作的主体
  一、文学创作中的作者
二、审美者
三、具体的社会人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客体
一、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二、具有潜在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三、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过程
**节:文学创作过程
一、艺术发现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表达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审美心理机制
一、直觉
二、灵感
三、想象
四、情感
第六章 文学创作的规律
**节:艺术真实
一、艺术真实
二、艺术概括
第二节:“诗意的裁判”
一、“诗意的裁判”的含义
 ……
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
第九章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一章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