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刀门咸潮入侵与抑咸技术

包邮磨刀门咸潮入侵与抑咸技术

1星价 ¥44.0 (5.5折)
2星价¥44.0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142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7014294 ; 978-7-5170-1429-4

本书特色

《磨刀门咸潮入侵与抑咸技术》(作者苏波、何用、卢陈、何贞俊)共8章,第1章~第5章主要论述了影响磨刀门咸潮运动的各种因素,阐述了磨刀门成潮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咸潮上溯动力与混合机制。第6章~第7章主要论述了磨刀门成潮的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第8章结合磨刀门成潮运动规律与机理,阐述了珠江骨干水库抑成优化调度技术方案及应用效果。为了更全面的掌握磨刀门及珠江河口成潮运动规律与机理,书中也引用了有关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磨刀门咸潮入侵与抑咸技术》分析了影响珠江河口磨刀门咸潮运动的各种因素(包括动力因素与边界因素),阐述了磨刀门成潮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咸潮上溯动力与混合机制;论述了磨刀门成潮的三维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结合磨刀门成潮运动规律与机理·阐述了珠江骨干水库抑咸优化调度技术方案及应用效果。全书共8章。  《磨刀门咸潮入侵与抑咸技术》可供从事潮汐河口规划、科研、管理单位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有关高等院校师生研究、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珠江河口范围、分段与网河分布
1.2 珠江河口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1.3 磨刀门及治理概况
1.4 近年来磨刀门咸潮入侵情势及其影响
1.5 珠江压成补淡实践概况
1.6 河口咸潮研究进展

2 影响磨刀门咸潮运动的因素
2.1 径流
2.2 潮汐
2.3 潮流
2.4 余流
2.5 近岸海流
2.6 风
2.7 波浪
2.8 风暴潮
2.9 河道地形

3 磨刀门盐淡水混合类型
3.1 河口混合分类
3.2 河口混合的动力
3.3 河口混合的描述指标
3.4 珠江河口的混合类型
3.5 磨刀门盐淡水混合的潮相变化

4 磨刀门咸潮运动的时空变化
4.1 咸潮运动的时间变化
4.2 咸潮运动的空间变化

5 磨刀门咸潮运动机理
5.1 磨刀门盐分输运的一般途径
5.2 风引起的磨刀门盐分输运途径变化
5.3 磨刀门成潮上溯动力机制分析
5.4 磨刀门咸潮混合机制分析

6 珠江河口成潮数值模拟
6.1 珠江下游及网河区-维水流-盐度输移数学模型
6.2 珠江河口水流-盐度三维数学模型
6.3 模型率定与验证
6.4 磨刀门咸潮上溯数值模拟研究

7 磨刀门威潮物理模拟
7.1 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示踪模拟
7.2 玻璃水槽中的咸潮模拟
7.3 磨刀门河口成潮的物理模拟

8 珠江骨干水库抑戚调度
8.1 研究背景
8.2 流域骨干水库调度设计水文条件
8.3 考虑无控区间的河道水量演进模型
8.4 一般枯水年大藤峡枢纽抑成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8.5 大藤峡与骨干水库群的抑成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8.6 抑成调度效果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长期以来,由于内海区水域宽浅,水流分散,流速缓慢,加之会潮点多,缓流区、回流区、滞流区广布,造成泥沙严重淤积,沙洲众多,浅滩发育,口门不断延伸。据分析,磨刀门河口在自然演变发展中,口门平均每年向外延伸约100m,河床平均每年淤高约3.39cm,使三角洲附近地区的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和水环境等条件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影响如下;  (1)河口进入浅海区后,水流扩散和潮汐顶托,中水河槽形成众多浅滩,河道曲折,横洲口滨海部位又出现拦门浅滩,使泄流阻力增大,严重影响泄洪排沙。  (2)河口下延,使潮汐影响段逐步变为河流段,上游段的高水位和潮谷水位将抬高,即提高了防洪水位和外排水位,对防洪和排涝带来了影响;由于潮汐影响减弱,潮峰将降低,亦影响中、枯水期农田灌溉。  (3)浅海区的普遍严重淤积,使滩地高出老垦区围内基面,而已有排水闸及排水渠道的淤积,都严重影响了老垦区的排水。  (4)浅海区的横洲水道由于浅滩众多,拦门沙发育,无法通航,洪湾水道便成为华南西部地区沟通港、澳的重要航线。但由于洪湾水道会潮点多,泥沙淤积严重,枯水期航深仅1.2m,乘潮只能通航300t船舶,严重制约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5)浅海区水域宽浅,水草丛生,严重影响水环境;由于无计划围垦,垦区凌乱分散,形成众多洲岛,造成防潮线长,引淡困难。  磨刀门口门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不能任其自然发展下去,迫切需要进行治理开发。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根据“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加强管理”的方针,确定治理开发任务为:  (1)防洪防潮。研究河口发展方向,规划合理的泄洪干道,结合海滩开发保护已有堤围,有计划整治支汉,缩短防潮堤线。  (2)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在满足行洪、纳潮及航运的要求下,充分开发利用口门附近内海区的滩涂资源和淡水资源,有计划地分期围垦开发两岸滩地,并根据自然条件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发展农副业、加工业、地产、旅游、贸易及水产养殖业,特别是应发挥临近港澳交通便利的优势,建设对外贸易基地。  (3)发展航运。洪湾水道是磨刀门与外海连通的航道,是两广与港澳客货交往的要津之一,规划时在潮型、流态、流速和输沙方面应有利于航道的发展和维护,减少经常性的疏浚量。  (4)改善口门附近老垦区的排灌条件。根据上述任务,珠江水利委员会遵循兴利除弊、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和充分利用滩涂资源的原则,对磨刀门内海区进行治理开发规划,提出一千一支的治导线规划方案,理顺主干深槽,以利泄洪纳潮;束导洪湾汉道,主要发展航道及分泄部分洪水;干支治导线以外的三灶湾、鹤洲北、鹤洲南、洪湾北(包括洪湾西)、洪湾南和白龙河西等6片开发滩涂资源;白藤一龙屎窟的白龙河辟为西区排水于道通至水深大、潮位低的龙屎窟口。  磨刀门内海区横洲干道的主干东导堤自挂定角起至石栏洲,堤长9.6km;西导堤自东六围尾起至交杯沙,堤长18.61km。东、西主干导堤间距为1700m、2300m、2500m三种方案进行比选。洪湾汉道治导堤的进口在挂定角与杧洲之间,北导堤东至马骝洲,南导堤东至小横琴北山咀,南北支导堤总长24.3km,堤距宽500m。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