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诗学的语言向度-论中国新诗的发生

包邮翻译诗学的语言向度-论中国新诗的发生

1星价 ¥12.2 (8.1折)
2星价¥12.2 定价¥1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1249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305124969 ; 978-7-305-12496-9

本书特色

《翻译诗学的语言向度论中国新诗的发生》是一部沉甸甸的研究成果,其中凝聚着作者呕心沥血的八年艰辛。全书旨在通过分析新诗早期代表人物的译诗与创作的因果关系,探讨新诗草创期、突破期、成熟期诗歌翻译的社会功能,并从语言、文化及诗学的视角考察诗歌翻译与新诗发生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诗学、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等理论成果,对五四诗歌翻译与新诗草创期的关系进行多方位分析,重点阐述胡适、李金发、徐志摩等人的诗歌翻译活动,阐述其诗歌观念与诗歌作品因诗歌翻译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问题与目标:诗歌翻译的颠覆力与重塑力
  四  研究方法
  五  结构与布局
第二章  “五四”诗歌翻译对中国诗歌观念的颠覆与重塑
  一  引言
  二  中西诗歌观念的异与同
  1  中国传统诗歌观
  2  西方传统诗学观
  3  差异与同一
  三  “五四”诗歌翻译盛象
  四  对中国传统诗歌观念的颠覆
  五  对中国诗歌观念的重塑
  1  现实主义新诗观的建构
  2  浪漫主义新诗观的建构
  3  象征主义新诗观的建构
  六  小结
第三章  “五四”诗歌翻译对诗歌形式的颠覆与重塑
  一  引言
  二  对诗体的颠覆与重塑
  1  对传统诗体的颠覆
  2  对新诗诗体的建构
  三  对诗歌语言的颠覆与重塑
  1  对传统诗歌语言的颠覆
  2  对新诗诗歌语言的建构
  四  对诗歌表现技艺的影响
  1  对传统诗歌表现技艺的颠覆
  2  对新诗表现技艺的建构
  五  小结
第四章  “五四”诗歌翻译对诗歌内容的颠覆与重塑
  一  引言
  二  对传统诗歌内容的颠覆
  1  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2  对传统道德和伦理的颠覆
  三  对新诗诗歌内容的建构
  1  寓革命于天国、神话
  2  寓追求于理念、理性
  四  对诗歌情欲与死亡主题抒写的影响
  1  对情欲主题的直面
  2  对死亡主题的超越
  五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  引言
  二  政治文化环境与诗体的关系
  三  中西诗学主张的异同与融合
  四  诗歌翻译对传统诗歌的颠覆与对新诗的建构
  五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汤富华,男,1962年6月生,湖南邵阳人。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翻译诗学方向。现任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扬州大学翻译硕士(MTI)教育中心主任。    在《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科技翻译》、《中国英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东方出版中心及湖南大学出版社主编编写出版英语读物十余种。主持并完成广东省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及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中国外语基金项目”一项。现主持在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