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包邮2012-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1星价 ¥38.9 (8.1折)
2星价¥38.9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446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07744651 ; 978-7-5077-4465-1

本书特色

郑亮编著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2012)》是新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年)的精选论文集。本书从学科理论、研究保护个案专题、基层非遗保护实践等不同层面展示和探讨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状况,多维、立体的展现了作者们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存在的理解,以及对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本学术研究报告集为从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讨论交流的平台,对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必将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内容简介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2012)》是新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年)的精选论文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2012)》从学科理论、研究保护个案专题、基层非遗保护实践等不同层面展示和探讨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状况,多维、立体的展现了作者们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存在的理解,以及对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本学术研究报告集为从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讨论交流的平台,对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必将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目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前沿报告(代序)陈飞龙
文明、传承与新变: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郑亮吴新锋

**部分
理论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专题报告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宋建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性质再探李世涛
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建议刘永明
民间文学志的可能性与多元的诗学和声
——以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志撰述为例吴新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堂教学传承
——以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为例李钦曾

第二部分
多彩新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报告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迪力夏提·帕尔哈提
从民间来、返回民间: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记录与民众接触热依拉
新疆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体育产业发展朱梅新
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多元文化图景
——新疆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初步分析吴新锋
新疆维吾尔族弹布尔名称辨析张讵
清代西域流放诗所反映的民俗风情余静

第三部分
兵团特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报告
对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刀郎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再认识陈平谢家贵
兵团军垦歌曲保护与利用的路径探索薛洁
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郑剑平
新疆兵团戏曲艺术现代性探索刍议李江杰
奉献与乡愁
——稳定性与流动性之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间文学吴新锋薛洁郑亮

第四部分
基层声音:新疆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专题报告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刘力坤
木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现状与发展文发科
民间的声音与事业的理念
——以“吉木萨尔县哈医疗法”两次申遗为例薛逾琨吴新锋
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体会何正亮
生产性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孟远
浅析乌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乌山吉尔格力

附录
附录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附录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附录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三批)
展开全部

节选

  刀郎舞又称“刀郎麦西来甫”、“刀郎塞乃姆”,主要展示刀郎人在原始胡杨林中狩猎的全过程,是刀郎人在同大自然抗争中所创造的刀郎文化艺术的结晶。  刀郎舞的表演有着固定的程序,共由“孜力巴亚宛”、“且克特曼”、“塞乃姆”、“塞勒克斯”和“斯勒马”5部分组成。如今在图木舒克大地上,刀郎木卡姆成为飞扬在图木上空的不绝的精灵和悠扬欢快的长歌。  如果说刀郎舞代表刀郎表演艺术形式的话,那刀郎画就是刀郎民间造型艺术的体现形式之一。刀郎画很绝,绝在她是新疆维吾尔中唯一的,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随便走进图木舒克一个刀郎人的家,都会处处看到刀郎画的艺术结晶和痕迹。不管是建筑物内外,还虽屋顶、墙上,或是地上,还是家俱摆设,都能见到刀郎画的影子。说刀郎画是民间艺术,是因为创作这些精美画作的作者大多是农民。他们用的染料是自制的,画板或纸、或墙、或布、或板、或葫芦、或烧陶等。画面的内容反映的也是与刀郎人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同场景。比如新型小城镇建设、巴扎上的人群、男人、妇女,马车、骆驼、羊、毛驴、清真寺、胡杨树下刀郎人美丽的家园、沙漠里的植物、白杨树下歌唱的老人、美妙粗犷的刀郎舞姿、生活用品用具等,都是刀郎画家创作的素材。  图木舒克的民族民间烧造工艺,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原汁原味的珍品。图木舒克民间烧造传承久远,辖区发现了大量古代烧陶遗址,也出土了不同时期土陶器物,制作精美,特点突出,极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直至现在工厂化生产的现代生活用品普遍使用的时代,在图木舒克民间还保留着烧陶的工艺和产品,保留着使用土陶制品的习惯。经田野调查确定的传承人分别有图木舒克镇已故的**代艺术家玉素甫·热依木、第二代托乎提·克里木,第三代克里木·托乎提,仍然健在的第四代118岁的艺术家库尔班·克里木,第五代52岁的艺术家月不姑·库尔班,50岁的艺术家阿不都-克里木,第六代34岁的艺术家牙合甫·玉素英。  图木舒克刀郎画和土陶工艺品,作为提升丰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在重大节日和“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都要展出极富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农民艺术品。在图木舒克,拥有一幅农民画或一件农民艺术品弥足珍贵。  师市对图木舒克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组织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普查活动。**次组织了普查小组5个,抽调工作人员15人,对图木舒克市辖区、伽师总场及麦盖提垦区等到10个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掌握了大量线索,搜集、拍摄、整理出大量**手文字影像资料和部分实物。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