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规训的叙事-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研究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被规训的叙事-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研究

1星价 ¥19.6 (3.4折)
2星价¥19.6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shi***(三星用户)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之前在学校里就一直听闻文学院林霆老师的大名,这本书算是相关领域的奠基作品之一,非常值得一看。

2021-08-11 23:26: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784074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37840743 ; 978-7-5378-4074-3

本书特色

在“十七年”(1949—1966)中,中国文坛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根据当时的说法,更是空前大丰收。当时的小说创作有两个热门题材:一是革命历史;一是农业合作化。这些小说热闹一时,及时地为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献上了颂歌。从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到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都在努力告诉人们,合作化和公社化是中国农民奔向“幸福天堂”的“金光大道”。 林霆著的《被规训的叙事(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研究)》是要对“十七年”小说中的农业合作化叙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清理,要把它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创作这些故事和人物的全部复杂背景和作家的心态生态,一起呈现给读者。

内容简介

《被规训的叙事》是一部以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研究中国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叙事问题的理论专著。《被规训的叙事》在提供大量社会学史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农业合作化运动史与十七年文学史并置互现,全面透视此类小说对于这场影响深远的农村运动的纪实与虚构之所在。同时返回历史现场,追溯作家的创作语境,正视他们曾经面对的生存困境,从而客观地阐释出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叙事模式的成因。

目录

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思路

章 基本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节 多元形态共存的初建阶段
一、前“一体化”的小说创作
二、《三里湾》意义建构的起点
三、体制化的文学环境
第二节 趋向整一的过渡阶段
一、《山乡巨变》向意识形态化的趋近
二、文学批评之于小说意义的建构
三、刘绍棠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早熟
第三节 高度“一体化”的成熟阶段
一、《创业史》观念层面的小说样本
二、《艳阳天》意识形态表达的通俗化文本
三、短篇小说模式的承继、困境与定型

第二章 合作化运动的动力之源及其小说叙事
节 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及其动因
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阶段
二、农业合作化的目的
第二节 互助组、初级社的动力叙事
一、互助组动力叙事的演化
一、初级农业社的发动手段及其文学表达
第三节 合作化高潮的动力叙事
一、社会主义高潮的发动
二、还原与遮蔽:《山乡巨变》叙事的两重性
三、从强制到自愿:小说对动力之源的叙事转化
四、农业合作化顽疾及其文学书写
第四节 公社化的动力叙事
一、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二、粉饰、隐语、批评与失语:
人民公社题材的四种叙事层面

第三章 人物关系的阶级形态及其现实基础
节 “中间人物”叙事的渐变
一、从人民内部矛盾到敌我矛盾
二、从日常性反抗到政治反动
三、从非敌非友到阶级敌人
四、“中间人物”叙事的意义
第二节 被道德化的“新人”叙事
一、“旧不如新”背后的政治诉求
二、道德楷模:饲养员形象的演变及其定型
第三节 英雄的建构及其意识形态表达
一、不断政治化的人性要求
……
第四章 当家庭遭遇革命
第五章 身体、性爱与合作化的政治需求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霆,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3年获南开大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史研究和当代小说批评。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评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