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第二卷

- ISBN:97873031387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303138708 ; 978-7-303-13870-8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是十分丰富的,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史传、历史诗歌、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这四大类历史题材文学,比较集中地体现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也无疑是今天历史题材创作的一面镜子。本书认真总结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使当代的历史题材创作知其所归,走出时下历史题材创作崇拜权力构建新封建主义意识的歧途。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传统与经验、中国古代历史诗歌的传统与经验、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传统与经验、中国古代历史剧的传统与经验。
目录
作者简介
童庆炳,1936年生,福建连城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文学语言学部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学术顾问等。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其多项著作曾获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奖。全国模范教师(2004)、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 李真瑜,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牟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教育部等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课题,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郭英德,1954年生,福建泉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入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获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多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