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16146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1614636 ; 978-7-5116-1463-6
本书特色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前提。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一些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农村务农的也需要体面劳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粮食生产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富裕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同时,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民经营农机的收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金路。
内容简介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前提。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一些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农村务农的也需要体面劳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粮食生产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富裕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同时,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民经营农机的收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金路。
目录
**节 柴油机
第二节 拖拉机
第三节 电动机
第二章 耕地机械
**节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节 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耕作方法及机具
第四节 未来耕地机械的发展
第三章 整地机械
**节 概述
第二节 圆盘耙
第三节 齿耙
第四节 水田耙
第五节 镇压器
第四章 播种机械
**节 概述
第二节 播种机械工作原理
第三节 未来播种机械的发展
第五章 栽插机械
**节 概述
第二节 栽插机械工作原理
第三节 栽插机械的发展
第六章 植保机械
**节 概述
第二节 植保机械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未来植保机械的发展
第七章 排水和灌溉机械
**节 灌溉渠道和管道系统
第二节 排灌机械
第三节 灌水方法介绍
第四节 田间排水技术
第五节 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第八章 收获机械
**节 收获简述
第二节 稻麦收获机械
第三节 玉米收获机械
主要参考文献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4.4¥32.8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8¥11.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49.8¥8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农业推广
¥41.1¥68.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7.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2.5¥45.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4.1¥88.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21.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