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中华经典解读

包邮大学-中华经典解读

1星价 ¥12.8 (3.9折)
2星价¥12.5 定价¥32.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6925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807692522 ; 978-7-80769-252-2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解读: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中华经典解读: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认为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格物、致和、诚意、正心”等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深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华经典解读:大学》经典解读版,综罗了大量的文史典故,文辞简约,条理清晰,理论严密,对现代人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认为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格物、致和、诚意、正心”等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深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大学》经典解读版的,综罗了大量的文史典故,文辞简约,条理清晰,理论严密,对现代人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意义。

目录

一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1.大学核心之道――明德、亲民、至善2.“知止”才能有所得3.懂得“本末”“终始”“先后”是学习大学之道的关键4.明德天下,先治其国5.欲治国,先齐家6.欲齐家,先修身7.欲修身,先正心8.欲正心,先诚意9.欲诚意,先致知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12.忠实诚信源于对事物的认识13.意念诚实才能心思端正14.心思端正,而后才有身心的修养15.有了品德的修养才能治理好家族16.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17.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18.从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_119.基础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20.以尊重换取尊重二 康诘盘铭,邦□章:将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1.显明美德,源于自我2.修养身心,君子当“无所不用其极”3.美德盖天下而“惟民所止”4.身为国君就要做到仁政5.身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6.身为儿女就要尽孝道7.身为父母就要做到慈爱8.与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9.道德至善,民而能服10.贤贤亲亲,民之不忘三 听讼,格物致知章:凡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审理诉讼一定要公平公正2.让不法之徒不得“尽其辞”3.认识的彻底才是“知”的*高境界四 诚意章:君子当“慎其独”而“不自欺”1.诚意的关键在于不自欺2.诚于中,形于外3.时刻记得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4.以德润身,心广体胖五 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内心的中正为要1.有所愤怒,心不能正2.有所恐惧,心不能正3.贪好安逸享乐,心不能正4.有所忧患,心不能正5.心不在焉,一切就无从谈起六 齐家章:完善自我,才有整个家庭的和睦1.对自己的亲人不能过于偏爱2.对厌恶的人不能存有偏见3.面对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行为4.哀矜过度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5.骄傲懒惰的人不一定一无是处6.看人要长处、短处兼顾7.对于自己的子女,不可一味溺爱七 治国章:家事,国事,事事相通1.治理不好家族就治理不好邦国2.君子不出家门也可治国3.孝顺父母的人具备侍奉国君的品德4.尊敬兄长就如尊敬领导5.对孩子慈爱的人足以承担造福百姓的重担6.像保护孩子一样去保护人民7.一国之命运系于一家和一人8.一个人、一句话可以影响整个国家9.以“仁”治国,民而从之10.自己做到了再要求别人去做11.兄弟和睦,可教化国民八 平天下章:以人为本,仁德厚民1. 敬老恤孤垂范以德2.不要把自己厌恶的行为强加给别人3.爱民所爱,憎民所憎4.小心谨慎,避免偏差5.得道得国,失道失国6.有德之人什么都会有的7.美德是根,财富是梢8.轻德重财,本末颠倒9.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10.违背天理搜刮而来的财富终将会失去11.唯有“天命”*难于把握12.做人做事,以善为宝13.流亡在外,以亲为宝14.品德高尚,可堪以重用15.把奸佞小人驱逐到“四夷”16.能爱人、能恶人17.遇贤才要及时重用18.遇奸邪小人要及时清退19.切不可做违背人性的事20.得之于忠信,失之于骄泰21.生财有大道22.以财发身,还是以身发财?23.上好仁,下必好义24.未有好义,其事不终25.财富放在国库里并非就是君王的26.治理国家不要以利为利27.任用小人与国不利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大学》作者: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汉族,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平邑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孝经》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