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大西北-第一野战军解放1/3国土的腥风血雨苦辣酸甜

包邮解放大西北-第一野战军解放1/3国土的腥风血雨苦辣酸甜

1星价 ¥20.1 (3.4折)
2星价¥20.1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099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7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224109900 ; 978-7-224-10990-0

本书特色

  彭德怀听取了部队准备总攻情况的汇报后,向大家交底说:“兰州战役关系到西北解放的全局。要不惜一切代价就地全歼马步芳的主力。”试攻的结果证明,敌人并非一群草包,一堆豆腐渣,而是有相当的战斗力,并且有一套独特的战法。当日黄昏,彭德怀下令:全线停止攻击。  毛泽东对张治中说:“现在人民解放军已经决定由兰州和西宁分两路向新疆进军。希望你给新疆的军政负责人发个电报,告诉他们,和平起义好。”  陶峙岳心里明白,他正处在历史的夹缝中。一面是强大的解放军迅速推进,势不可挡;另一面是国民党的势力还在发挥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军事科学院资深军事专家,又是解放大西北的亲历者。这是一部用纪实文学形式详尽叙述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著作。  彭德怀在向中央的报告中说:“在半年的作战中,消灭了西北地区的敌人,进军近万里,在天寒地冻时,部队缺少鞋袜、棉衣,越过雪山草地,戈壁沙漠,这是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目录

引子
西渡黄河
*后——这不是*后的战斗
彭德怀华北“带兵”
剑指大西北
决胜千里之外
“解放”的轮回
在欢笑的队伍里有几个忧愁的面孔
黄河边对话
无巧不成书
旗开得胜
空城有计
冤家路窄
激战前夕,电波频传
号令三军,钳马打胡
一道“死命令”
美中不足

重上六盘山
排兵布阵,钳胡打马
毛泽东告诫:要小心
一槽拴二马,你踢他咬
是喜还是忧?
二虎把门
爱较劲的“老哥俩”
“精锐铁骑”的消失
三关口的传说
今日杨家将
战瓦亭
拖肠大战太白山
抢占制高点
两条腿的追上了四条腿的
鹦鸽又叫了
长缨好汉乘胜向前

皋兰山下横刀立马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病人膏盲无可救
毛泽东说:须谨慎行事,大意不得
大将军的一天
试探性攻击遇挫
八条好汉在三班
轻敌不可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毛泽东说:一次打不开,二次、三次
军事民主的味道
离弦的利箭
英雄的团长英雄的团
现在还不是笑的时候
千年古松在壮烈的震撼中颤动!
点将
不倒的红旗
……
“马家军”葬身青海湖畔
五星红旗飘扬在贺兰山上
雄鸡一唱天下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他们这股劲儿是哪来的呢?  这个军队,一贯实行欺骗的宣传教育,灌输宗教迷信思想,施以金钱利诱、强制逼迫等手段,使其军队形成一种执迷、狂热、愚顽的风气。他们欺骗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说,杀身成仁,可以升人天堂,致使许多人受骗上当,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据说,曾发生过马家军士兵因战败不愿当俘虏,数百名骑兵集体投河自杀的举动。  马步芳是一个粗莽之徒,他无恶不作,荼毒生灵,草菅人命。他常把“无毒不丈夫”挂在嘴边儿。  马步芳和他的先人,都是借镇压所谓的“回族叛乱”而发家的,他们先后依附和效忠清朝政府、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等历代统治者,逐渐形成了马家军。他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个所谓“甘、河、回、马”四条封建的用人标准。即:他们要重用的人,必须是甘肃人、河州人、回族人、姓马的人。马家军和他们统治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其核心权力,都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家族继承方式,经数十年的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装政权。  马家军不仅在治军的政治思想上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办法,而且有一套适合自己部队特点的战术,如步兵、骑兵相结合的连环战术,善于袭击、反击的战术,善于持刀搏斗的近战战术,等等。这种战术确实比较厉害,凡与其初次交锋者,因摸不透他们的作战特点,往往会吃亏受害。  马家军的编制和武器装备与其战术特点相适应,他们根据西北高原的地形和兵员适宜骑马作战的特殊条件,很重视发挥骑兵的作用。因此马家军在起家之初,其部队绝大多数都是骑兵,并且以骑兵游击战术为主,擅长奔袭、偷袭、回击(杀回马枪)、侧后袭击等战法。这些战法*大的特点是可怕的“三快”:来得快,打得快,撤得快。  但是,早期的马家军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主要是因为骑兵多,装备轻型化,故而不善于打阵地防御战。  后来因作战任务需要,常常要打一些正规的阵地进攻战和阵地防御战,所以部队规模不断扩大,步兵编制数量逐渐增加。虽然步兵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其传统的骑兵部队在数量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如,青海马步芳集团,除有一个骑兵军、三个独立骑兵旅外,各军都编制有骑兵旅,各步兵师编制有骑兵团,各步兵团编制有一至两个骑兵连。  马家军实行步、骑兵混合编制后,武器装备有了很大加强,增加了炮兵和自动武器。在此基础上,战术又有新的发展。步兵和骑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其战术更加狡猾、灵活,战斗更加顽强。在阵地防御战斗中,惯于实行连续、猛烈的反扑;在处于守势时,往往把骑兵部署在步兵前面,在撤退时,把骑兵部署在步兵后面,并且保持较远的距离,利用骑兵快速的特点,担负掩护任务,所以消灭掩护的骑兵困难,消灭骑兵后面的步兵更困难。  **需要警惕和防备的是,马家军骑兵对我后方的突然袭击,特别是对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后方机关、勤务分队、医疗机构等单位的偷袭。过去我军曾经吃过这个亏,受了很大损失,是个很使人难忘的深刻教训。  正是由于马家军的战术刁钻狡猾,难以对付,我军西进战斗必将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所有这一切,预示着平凉战役将是一场恶战。  西北的部队一提打马家军,比打胡宗南更起劲。这是因为,马家军不仅残酷地杀害了成千上万的红军西路军官兵。而且,在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马家军又积极为蒋介石打内战效命。为此,蒋介石先后任命马步芳、马鸿逵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和副长官,并且拨给马步芳一个整师的美式武器装备。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34个旅进攻陕甘宁边区,马家军亦积极派兵参战,其中马鸿逵部占领了陕北的三边地区(定边、靖边、安边),马步芳部攻占了庆阳、镇原、合水等地,给我军造成很大压力。  ……

作者简介

  张民,少将。军事科学院原战役战术部部长。河北省玉田县人,1933年出生,14岁参军。参加过解放东北、华北、进军大西北作战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团司令部作战参谋、股长,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军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科科长,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参谋,总参作战部参谋,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第-研究室主任、副部长,战役战术部部长,《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略学副主编,战役学主编,战略学研究生导师。参加了我军**代《战略学》写作(主笔之一),出版的主要著作:  《毛泽东是怎样战胜对手的》  《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  《中国不怕》  《努力提高能打胜仗的本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