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
读者评分
4.8分

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

1星价 ¥19.2 (3.0折)
2星价¥19.2 定价¥6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91050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53910505 ; 978-7-5539-1050-5

本书特色

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是参加我国核试验的主要亲历者——九院人群体亮相口述披露核试验的全景式回忆,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尽管当时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负责的工作各异,讲述同一历史事件时,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受访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不经意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一本有关我国原子弹引爆的回忆录。

内容简介

时至今日,有关中国原子弹爆炸的那段历史,已经有很多报道,回忆录、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出版物也有十几本之多,但却很少有核武器研制单位的人发出的声音。区别于以往有关高层决策、组织部署、研究实验、协同攻关等宏观叙述,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着眼于原子弹试验的工作流程,从押运原子弹部件开始,到原子弹装配、上塔、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受访者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是在这一长长链条各个环节上“操刀”的亲历者。《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是一本没有任何修饰的有关当事人的述说集,用他们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情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目录

引言第1章 草原大会战一切为了“响”爆轰出中子原子弹试装配第2章 整装进戈壁原子弹运输和保卫“701”铁塔技术先遣队第九作业队进场701队任务和人员组成702队任务和人员组成绝对机密铁塔照相 第3章 奋战在铁塔原子弹装配原子弹上塔原子弹保温作业队活动片段徒手爬铁塔戈壁生活铁塔警卫第4章 枕戈待“零时”原子弹核测试同步起爆装置雷管运输原子弹插雷管“零时”前夜720主控制站第5章 核爆响前后“零时”引爆原子弹白云岗观察点激动人心时刻回收核测试数据庆功宴大河沿车站紧张的221厂 第6章 一张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访谈吴世法 第7章 重返原子弹爆心现场附录引爆**颗原子弹大事记主要参考书目人名索引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  吴文明(1930—),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坦克设计专业毕业。先分在617厂工作,1960年调到二机部北京九所。1964年参加**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任第九作业队702队副队长,时年34岁。一直在青海221厂工作,高级工程师。1993年退休。   吴文明(第九作业队702队副队长):我1956年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内蒙古**机械制造厂,代号叫617厂,研制生产军事坦克。我参加了中国**辆坦克的制造。在617厂工作了4年,1960年的三四月份突然把我调到二机部北京九所,在长城外面的17号工地,参加小型元件的爆轰试验。在17号工地,我还设计了一个压铸件的工房,打了一口井,当然这个井没打成功——没出水。我记得是1961年7月份去的青海221厂,那时候草原很艰苦,住帐篷,我一直参加第二生产部的建设。1964年把我调到第二生产部去管207车间,负责总装车间。总装什么呢?装配爆轰元件和“内球”。因为那时候**生产部没建好,所以内球也在我们第二生产部装配。反正根据221厂实验部的要求,生产哪个元件,我们就装配哪个元件,实验部再进行爆轰试验。他们的爆轰试验结果,我们一般也不知道。那时候是严格分工、严格保密,互相不知道。   我们还做过“半球”试验。“半球”元件是总装配组的潘长春同志坐在吉普车里怀里抱着,怕震动,一路抱着运到六分厂的。“半球”试验成功以后,接着就做“整球”试验。我们那个时候*困难的是装“内球”,“内球”由5号、8号放射性元件构成,是用四个柱的支架来装配“内球”。因为我们车间原来是炸药车间,没有地方,另找了一个很小的房间装配“内球”,那个房间只有二十多平方米。主要的工作人员有郭学标、王华武,王华武不知道调到哪儿去了,郭学标现在在廊坊的军工厂,他好像退休在那儿。那个时候我们反复地练习装“内球”,当时装配车间的放射性防护非常简单,就发个手套、口罩、眼镜,还有一个大褂子,就这么点东西。我们这些人可以说是“以身许弹”,当然这个弹是国家的原子弹。以身许弹,都无所谓!我是车间的副主任,负责主持工作。车间主任是李必英,后来调回北京。当时还有蔡抱真、孙维昌,他们是第二生产部的领导。我记得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在我们的车间拍摄过一次,我和车间里的几个同志都被摄人镜头,不过这个片子我们没有看到过。   ……

作者简介

侯艺兵(1955一)祖籍河南,生于云南,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主要从事摄影创作和采访编辑,出版有《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纪学人》等多部大型影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中外传记学会会员。 曾获第十、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