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0245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47024508 ; 978-7-5470-2450-8
本书特色
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张永春一直恪守着这一教育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温煦的教育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张永春老师编著的这本《转变问题学生的施教艺术》针对问题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适当的教诲方式,解决教育中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问题。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的实用手册。
内容简介
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张永春一直恪守着这一教育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温煦的教育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转变问题学生的施教艺术》针对问题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适当的教诲方式,解决教育中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问题。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转变问题学生的施教艺术》之中,是一本教师**的实用手册。
目录
**章 问题学生研究的源起
**节 令人深思的教育案例
第二节 教育——路在何方
第三节 追寻教育的本真
第四节 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问题学生
第二章 问题学生的界定
**节 探佚人性
第二节 问题学生的界定
第三节 问题学生的归因
第三章 问题学生的分类
**节 分类研究概述
第二节 问题学生的分类
第四章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节 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问题学生教育的误区
第三节 问题学生教育的理论诉求
第四节 问题学生教育的教师期望
第五章 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节 爱的教育
第二节 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第六章 问题学生的班级教育
**节 班级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班主任的力量
第二节 装满爱心的班级教育
第七章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案例一:走出“恋爱”的泥潭
案例二:钱终于找到了
节选
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人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李某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李某的生活实际。如你上课睡觉、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李某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后,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佳策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李,某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李某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李某立在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来对他。对李某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观。 4.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 (1)耐心疏导 教育的奇迹来自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李某表现,让李某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李某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李某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李某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 (2)允许反复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李某与陈某开始是开玩笑,而后,李某对陈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恼火就动手打人,结果两人在食堂门口打了起来。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通过治疗与教育,李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李某上课开始认真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李某的教育初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李某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 5.个案小结 (1)辅导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李某,理解李某的行为,信任李某的行为,和李某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李某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李某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帮助李某解开了一些心中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李某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