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万寿寺-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第一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02280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50228092 ; 978-7-5502-2809-2
本书特色
王小波篇幅*长的小说,亦是他此生此世完成的*后一篇小说。一部充满虚构之美和奇谲想象力的异色之作。
内容简介
《王小波全集:万寿寺》是他写定的*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篇幅*长的一部小说,更是他追求极限写作,探求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小说。他曾说过:写《寻找无双》时,还是中规中式的,写《红拂夜奔》时,对叙事本身就有点着迷,不再全神贯注于写故事。《王小波全集:万寿寺》则全然不关注故事,叙述本身成了件抒情的事。因此,《万寿寺》是解读王小波叙事艺术*好的文本。
正如《王小波全集:万寿寺》里的凤凰寨、薛嵩的家院、长安城是一个个迷宫一样,他这部小说本身同样是一个迷宫。它不去实现因果取向的期望,缺少一个中心的情节,不是以开头、中间、结尾这样的成规创作的,它强有力地破坏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拒不提供一个秩序井然行为规范的整体化世界。如果非要概括出情节,我们勉强可以概括出:薛嵩进山、薛嵩抢婚、薛蒿造车、刺客谋杀、高塔救人、长安奇情。但通常情节之间的因果链断了,我们往往找不到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甚至在这部小说中,“时间”被悬置了,我们很难找到故事中时间的位置,它具有一种“无时性”特征,它由通常意义上的线性时间的叙述转为立体空间化叙述,也就是说,时间空间化了。
目录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作者简介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编剧奖的**人。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随园食单
¥9.1¥30.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