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求新声-汪介之教授讲比较文学及中俄文学交流
读者评分
5分

别求新声-汪介之教授讲比较文学及中俄文学交流

1星价 ¥22.4 (3.3折)
2星价¥22.4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201***(三星用户)

封面较脏但是应该内容不错

封面较脏但是应该内容不错

2016-12-22 21:20:3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21709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11721709 ; 978-7-5117-2170-9

本书特色

《别求新声》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之一。中俄文学与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文学与文化对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在历代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作家的著述与作品中,都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哲学、艺术乃至宗教与伦理的广泛渗透。俄罗斯知识界在研读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国形象”。而同样的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阶段,也都显示出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以至中国文学无论是反顾自己走过的路途,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确认自身的地位、成就和意义,还是更新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思路,规划未来的蓝图,几乎都要把俄罗斯文学作为一种基本参照,在与这一文学的比较和对话中寻得支持、激励、启示或借鉴。中俄文学与文化交流还在继续发展之中,也必然拥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毫无疑问地将继续成为整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著、比较文学学术论文集   该套丛书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是作者长期的学术积淀,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属*新研究成果。

目录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前言王向远1
自序1
“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俄文学关系的对话
中国文学接受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取向
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总体格局的形成
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反思
“苏联文学”:内涵、价值及其他
——“苏联文学再回首”笔谈
百年俄苏文论在中国的历史回望与文化思考
中国文学接受20世纪俄国文论的回顾与沉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
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
周扬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
新中国60年高尔基小说研究的历史考察
高尔基之谜:“破解”还是曲解?
——《倒转“红轮”》第二章读后质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的接受
帕斯捷尔纳克与中国知识者的精神关联
弗?索洛维约夫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考察
高尔基笔下的“东方”与中国
阿赫玛托娃等诗人与中国诗歌文化
巴赫金对中国文学的描述

[附]
与俄罗斯文学的相遇与相守
——汪介之教授访谈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汪介之(1952—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外文学关系、俄罗斯文学研究,已出版《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流亡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后20年》、《俄罗斯现代文学史》等专著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正在研究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