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409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8
- 出版时间:2014-07-01
- 条形码:9787030409454 ; 978-7-03-040945-4
本书特色
《微藻培养指南:生物技术与应用藻类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详细介绍微藻生物培养的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第二部分深入阐述微藻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和理论;第三部分介绍经济微藻在食品行业(生产我不饱和脂肪酸)、养殖业(产物粗藻粉用于饲养动物)、种植业(将固氮蓝绿藻悬液接种到稻田中用作生物肥料)、医药行业(从藻细胞中提取药用活性物质)、生物质能源开发(制备生物柴油)和环保行业(水污染修复、水体净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第四部分展望微藻生物前沿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蛋白平台技术、活性化学物质采收技术、异养生产技术、基因传递系统构建技术、海产品开发技术等。
内容简介
《微藻培养指南:生物技术与应用藻类学》四个部分全面涉及微藻的基本培养方法、大规模生产技术、工业应用实例和前沿技术的介绍,对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微藻,为推动我国微藻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致谢
1 微藻细胞
1.1 微藻在应用藻类学中是什么意思?
1.2 微藻结构和形态学特征
1.3 超微结构和细胞分裂
1.4 细胞生长和发育
1.5 微藻系统分类学
参考文献
2 微藻的光合作用
2.1 光合作用过程
2.2 光的性质
2.3 光合色素
2.4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2.5 光合作用暗反应
2.6 光适应(falkowski & raven, 1997)
2.7 选择使用在微藻生物技术中的监测技术
2.8 藻类生产力的理论极限
参考文献
3 基本培养技术
3.1 微藻的分离
3.2 微藻生物活性分子筛选
3.3 藻株的维护和保存
3.4 生长因素的测量
3.5 培养形式
参考文献
4 环境应力生理学
4.1 引言
4.2 光照与光合作用速率
4.3 盐度应力
4.4 总结评述
4.5 总结
参考文献
5 环境因素对细胞成分的影响
5.1 引言
5.2 环境因子
5.3 营养因子
5.4 盐度
5.5 物理化学的协同作用对于细胞组分的影响
5.6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控制细胞组分
参考文献
6 藻类营养 矿物营养
6.1 营养方式
6.2 营养需求
6.3 藻类生长营养培养基的配方
6.4 氮和磷的摄取
6.5 有限资源(营养物)的竞争
6.6 养分比例
6.7 影响养分吸收的物理因素
参考文献
7 藻类营养:异养的碳营养
7.1 有机c培养基的吸收
7.2 生长和生产率
7.3 养殖系统和生产成本
7.4 混合营养
参考文献
8 微藻大规模培养的生物学原理
8.1 光照:生长以及生产能力主要影响因素
8.2 细胞浓度:细胞光体系培养中的显著影响因素
8.3 光能自养型搅拌混合培养
8.4 光照和黑暗(l-d)循环频率
8.5 光程:光合培养中生长和产能的决定性因素
8.6 超高密度细胞培养
8.7 光程作用于培养菌生产率的光合作用的反应时间
8.8 平均光照强度
8.9 用于光合生产力的阳光和强光照的有效利用
8.10 大规模培养中的光合效率(见第2章)
8.11 大规模培养的维持
参考文献
9 微藻大规模生产:光生物反应器
9.1 简介
9.2 开放式池塘
9.3 光生物反应器
9.4 商业化pbr
9.5 pbr设计标准
9.6 pbr的生产率
9.7 pbr和开放式反应池比较
9.8 pbr的放大
9.9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10 细胞团及产物的下游处理
10.1 引言
10.2 获取过程
10.3 脱水
10.4 细胞破碎
10.5 产品分离
10.6 产品纯化
10.7 成本考虑:个案研究分析
10.8 结束语
10.9 术语
参考文献
11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大量工业类小球藻
11.1 引言
11.2 工业背景
11.3 营养收益
11.4 兼养生产
11.5 异养产品(参见第20章和第31章)
参考文献
12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大量工业类螺旋藻
12.1 引言
12.2 主要形态、细胞结构和分类特征
12.3 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基因特征
12.4 世界上工业生产
12.5 节旋藻生物量及其衍生生物制品
12.6 水华束丝藻
参考文献
13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主要的工业品种
13.1 生物学和盐度耐受力
13.2 ?-胡萝卜素
13.3 杜氏藻的?-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13.4 番茄红素生产的生物技术
13.5 杜氏藻市场产品
13.6 商业生产者
参考文献
14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高潜能物质:红球藻属:红球藻属
14.1 简介
14.2 虾青素的化学成分
14.3 工业应用
14.4 生产技术
14.5 总结
参考文献
15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高潜能物质:紫球藻属
15.1 红藻多糖:概要
15.2 环境对多糖生产的影响
15.3 固定碳的分离
15.4 细胞壁多糖的功能
15.5 紫球藻户外培养的基本生理反应
15.6 环境对细胞组成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15.7 紫球藻的户外大规模生产
参考文献
16 微藻细胞团及其副产物的工业生产——高潜能物质:在封闭的环境下大规模
培养微藻
16.1 概述
16.2 室内培养体系
16.3 室外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16.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7 微藻细胞团及其高潜能副产物的工业生产:念珠藻珠藻
17.1 形态
17.2 生长环境
17.3 影响因素
17.4 生殖与发展
17.5 化学组成
17.6 培养
参考文献
18 人类和动物营养学中的微藻
18.1 引言
18.2 藻类的化学成分
18.3 毒理学方面
18.4 藻类消化过程的影响
18.5 新陈代谢研究
18.6 毒理学
18.7 藻类的动物饲料用途
18.8 藻类的治疗作用
18.9 藻类的降胆固醇功能
18.10 营养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9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藻:全球现状及未来趋势及
19.1 介绍—水产养殖—快速发展计划
19.2 过滤性软体动物
19.3 虾类
19.4 鱼类
19.5 精炼水产养殖的产品
19.6 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20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藻:微藻产物—
20.1 在可调控的密闭体系中培养微藻
20.2 在开放式培养体系中生产微藻
20.3 水产养殖与微藻培养的一体化
21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藻:微藻营养价值
21.1 引言
21.2 微藻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
21.3 虾青素
21.4 加工微藻的制备
参考文献
22 固氮蓝藻菌作为生物肥料在稻田的应用
22.1 自生的蓝藻细菌
22.2 共生藻:满江红
22.3 结论
参考文献
23 使用微藻生产氢和甲烷
23.1 背景
23.2 光合作用效率
23.3 微藻的氢代谢
23.4 直接生物光解
23.5 间接生物光解过程
23.6 利用微藻发酵生产氢气和甲烷
23.7 结论
23.8 综述
参考文献
24 水污染和微藻的生物修复:富营养化和水中毒—
24.1 富营养化过程
24.2 营养物对富营养化影响
24.3 藻类水华的毒性作用
24.4 控制富营养化
24.5 毒素产生藻类的潜在用途
参考文献
25 水污染和微藻的生物修复:水净化:废水氧化池中的微藻微藻
25.1 引言
25.2 稳定池管理原则
25.3 集约化养殖废物
25.4 工业废水
25.5 总结
参考文献
26 水污染和微藻的生物修复微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吸附—附
26.1 引言
26.2 微藻和重金属的关系
26.3 金属解毒
26.4 微藻在重金属生物修复方面的潜在应用
参考文献
27 能够引起水污染和生物修复的微藻微藻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27.1 引言
27.2 微藻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27.3 微藻对水质的负面影响
27.4 通过退田还湖从藻类中重获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28 蓝藻目的基因修饰:新生物技术的应用
28.1 引言
28.2 序列信息
28.3 转化
28.4 代谢的灵活性
28.5 突变体的使用
28.6 生物技术方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29 作为重组蛋白平台的微藻
29.1 引言
29.2 藻类转化
29.3 营养型工程
29.4 表达水平优化
29.5 下游加工
29.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30 微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30.1 引言
30.2 观点回顾及研究的连续性
30.3 有机体和可用性
30.4 次级代谢过程
30.5 通过筛选阶段的群落生境中的微藻
30.6 微藻培养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30.7 展望
参考文献
31 水产养殖业中海洋藻类的异养生产
31.1 引言
31.2 菌种的选择和优化
31.3 发酵培养基的设计
31.4 发酵罐从实验室到生产水平的扩大
31.5 商业化考虑和生产成本
31.6 结论
参考文献
32 固氮蓝藻——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灭蚊毒素的基因传递系统
32.1 引言
32.2 苏云金芽胞杆菌以色列亚种(bti)作为杀灭蚊子的生物杀虫剂
32.3 蓝藻作为bti毒素传输系统的优势
32.4 在鱼腥藻pcc7120中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cry基因
32.5 天然丝状蓝藻的转化和转基因微生物的形成
参考文献
33 提高海洋产品效率以稳定气候和促进粮食安全生产
33.1 海洋食物
33.2 工艺
33.3 气候稳定
33.4 海洋营养的过程
33.5 浮游植物生长速率(见第8章)
33.6 碳源吸收
33.7 法律和社会议题
33.8 结论
参考文献
微藻拉丁名名单
索引
作者简介
黄和,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2002毕业于美国普度大学化工系,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计划工作办公室主任,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石化南京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青联委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的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和化工领域的项目咨询专家和评审专家。
-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17.5¥55.0 -
声音简史
¥19.7¥52.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11.0¥28.0 -
袁隆平口述自传
¥18.3¥51.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4¥22.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6.0¥50.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9.4¥28.0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19.0¥50.0 -
舟山群岛植物图志
¥16.9¥59.0 -
递归求解
¥9.4¥28.0 -
成语与地理科学
¥10.6¥30.0 -
星空探奇
¥12.7¥39.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19.4¥68.0 -
几何原本
¥36.6¥93.6 -
通俗天文学(九品)
¥21.6¥48.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0¥16.0 -
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
¥9.7¥22.8 -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新版)
¥25.5¥68.0 -
景观生态学-(第2版)
¥27.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