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社会转型:从台湾民间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谈起

包邮论社会转型:从台湾民间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谈起

1星价 ¥24.7 (6.5折)
2星价¥24.7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5247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08524795 ; 978-7-5085-2479-5

本书特色

  台湾在1949到1987年这段时期里,政治虽不自由,国民党运用“比较优势的战略”发展经济,人民的平均收入上升了46倍。1987年政治解放之后,政治自由了,政治认同快速民粹主义化,台湾市民社会反而陷入了分裂的危机当中。政治纷扰不安,经济停滞不前,公民意识因此难以建立。在市民社会期间里发生的政党轮替、倒扁运动、博弈公投和市民公投办法的推动虽可视为公民社会的萌芽,但政治认同的民粹主义化仍严重延迟了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的进程。   从台湾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社会转型的分析架构,那就是用“民众所处的政治地位如何’’及“是否具备普遍的直接民权的机制”(即民众能否自我治理),作为区分各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所到达的位置,根据这个位置认定其所在的历史时期,以此作为分析该社会转型所面对的问题及任务。我们因此将人类的历史时期区分为民间社会、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三大阶段。古代在未产生国家以前的氏族社会因为不具备所谓的“人民所处的政治地位”这个命题的存在,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又因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球化的过程及其复杂的作用力将无远弗届地影响整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因此全球治理的性质势必对各个社会的转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互联网的时代。故黄代珩著的《论社会转型从台湾民间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谈起》也试著讨论了全球治理与社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原则。

内容简介

台湾在1949到1987年这段时期里,政治虽不自由,国民党运用“比较优势的战略”发展经济,人民的平均收入上升了46倍。1987年政治解放之后,政治自由了,政治认同快速民粹主义化,台湾市民社会反而陷入了分裂的危机当中。政治纷扰不安,经济停滞不前,公民意识因此难以建立。在市民社会期间里发生的政党轮替、倒扁运动、博弈公投和市民公投办法的推动虽可视为公民社会的萌芽,但政治认同的民粹主义化仍严重延迟了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的进程。   从台湾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社会转型的分析架构,那就是用“民众所处的政治地位如何''及“是否具备普遍的直接民权的机制”(即民众能否自我治理),作为区分各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所到达的位置,根据这个位置认定其所在的历史时期,以此作为分析该社会转型所面对的问题及任务。我们因此将人类的历史时期区分为民间社会、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三大阶段。古代在未产生国家以前的氏族社会因为不具备所谓的“人民所处的政治地位”这个命题的存在,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又因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球化的过程及其复杂的作用力将无远弗届地影响整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因此全球治理的性质势必对各个社会的转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互联网的时代。故黄代珩著的《论社会转型从台湾民间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谈起》也试著讨论了全球治理与社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原则。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学术回顾  第四节  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  **节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  第二节  民主改革或社会革命  第三节  政治国家的完成与人的复归  第四节  小结: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第三章  台湾的民间社会pre-civil society 1949-1987  **节  民间社会的定义  第二节  台湾民间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  “政党专制”时期民间社会的特征  第四节  台湾民间社会的评价  第五节  小结:权力无制衡第四章  台湾民间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型  **节  社会转型理论  第二节  三个政治运动  第三节  政治解放只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历史环节  第四节  下阶段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结构的转型  第五节  小结:价值和思想的解放第五章  台湾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1987-201o  **节  市民社会的定义与功能  第二节  台湾市民社会的存在形态  第三节  台湾市民社会的特征  第四节  台湾市民社会的发展困境及其批判  第五节  小结:社会与我们有何关系第六章  台湾公民社会civic counity的萌芽  **节  公民社会的定义  第二节  公民运动与民众的统治  第三节  公投法与市公民投票办法  第四节  澎湖博弈公投  第五节  小结:关于公民社会的哲学第七章  全球治理与人类本质的发展  **节  公民意识与文化霸权  第二节  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  第三节  全球公民共同体如何可能  第四节  小结:全球资本主义的得与失第八章  结论  **节  民间社会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矛盾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转型  第四节  公民社会:人类本质的复归  第五节  论社会转型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代珩男,1963年12月13日生。汉族,台湾省台中市人,祖籍湖北省松滋县。东海大学政治系、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曾经发表论文: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台湾民闻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之研究1949—2010、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台湾社会转型的历史分析架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