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苏皖区域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读者评分
5分

苏皖区域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1星价 ¥17.5 (7.0折)
2星价¥17.5 定价¥25.0
商品评论(1条)
421***(三星用户)

苏皖区域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苏皖区域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是商务印书馆“中国语言学文库”之一种,作者描写、分析了江苏、安徽两省境内的吴语、徽语和江淮官话的若干语法现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20-05-21 15:27: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04166
  • 装帧:6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14-07-01
  • 条形码:9787100104166 ; 978-7-100-10416-6

本书特色

      本书从区域语言学的角度描写、分析苏皖两省境内的吴语、徽语和江淮方言的五种语法现象,比较不同方言点的异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在语法上具有类型差异这一工作假设入手,选取若干项具有典型的类型对立或差异的特征进行调查、比较,证实该区域的上述特征多不属北京话型。

内容简介

本文从区域语言学的角度描写、分析苏皖两省境内的吴语、徽语和江淮方言的五种语法现象,比较不同方言点的异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在语法上具有类型差异这一工作假设入手,选取若干项具有典型的类型对立或差异的特征进行调查、比较,证实该区域的上述特征多不属北京话型。

目录

序序二 **章 前言1.1 汉语方言区域研究回顾1.2 我们的研究思路1.3 苏皖方言概况1.3.1 现代苏皖方言概况1.3.2 从历史渊源看吴语、徽语和江淮方言1.4 本文所用的材料 第二章 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1 三种动态范畴的定义2.2 三种动态范畴在吴语中的表现2.2.1 苏州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2.2 常州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2.3 湾沚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2.4 吴语三地方言三种动态范畴表现形式比较2.3 三种动态范畴在徽语中的表现2.3.1 绩溪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3.2 歙县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3.3 祁门话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3.4 徽语三地方言三种动态范畴表现形式比较2.4 三种动态范畴在江淮方言中的表现2.4.1 泰如片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4.2 江苏境内洪巢片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4.3 江苏境内泰如片、洪巢片江淮方言三种动态范畴表现形式比较2.4.4 安徽境内洪巢片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形式2.4.5 安徽境内洪巢片三种动态范畴表现形式比较2.5 吴语、徽语和江淮方言三种动态范畴表现形式比较2.5.1 三种动态范畴比较2.5.2 体标记与动词结合能力比较2.5.3 助词“着”的比较2.6 从历时角度看吴语、徽语、江淮方言三种动态范畴标记的来源与演变2.6.1 处所介词结构的语法化过程2.6.2 “着”的语法化过程第三章 苏州话表体貌的“脱”及其在各方言中的对应成分3.1 苏州话的“脱”3.2 其他方言中跟“脱”相对应的成分3.2.1 其他方言“脱”类词概况3.2.2 常州话中的“落”3.2.3 湾沚话中的“得[□]”3.2.4 绩溪、歙县的“塌”3.2.5 祁门话的“掉”和“失[□]”3.2.6 泰州、东台的“掉”3.2.7 兴化话的“特[□]”、“去[□]”和“掉”3.2.8 南通话的“去”3.2.9 灌南、阜宁、涟水、沭阳、合肥、扬州的“得[□]”3.2.10 六安话的“掉”3.2.11 枞阳话的“特[□]、得[□]、掉、去[□]”3.3 各地“脱”类词语法化的等级3.4 全国其他方言区的“脱”类词 第四章 量词独用现象考察4.1 什么是量词独用现象4.2 吴语的量词独用现象4.3 徽语的量词独用现象4.4 江淮方言的量词独用现象4.4.1 涟水话型方言量词独用现象4.4.2 兴化话型方言量词独用现象4.4.3 扬州话型方言量词独用现象4.5 吴语、徽语、江淮方言量词独用现象比较4.6 量词独用现象的共时和历时考察4.6.1 量词独用现象在其他方言区中的分布4.6.2 量词独用现象的来源第五章 与动词重叠相关的几种句法、语义现象5.1 北京话与苏州话动词重叠式表义功能和句法格式的差别5.2 其他方言动词重叠的句法、语义表现5.3 动词重叠式语义、句法功能差异的历史来源5.4 从共时方言差异反观文献中的相关现象第六章 与数量词连用的词缀“头”6.1 做后缀的“头1 ”6.2 做前缀的“头2 ”6.3 做中缀的“头3 ”6.4 跟数量词结合的词缀“头”的共时分布及历时蕴涵 第七章 结语:区域性共同特征的成因7.1 区域语言学视角下的苏皖方言共同语法特征7.1.1 什么是区域语言学的视角7.1.2 苏皖方言的底层问题7.1.3 平行发展造成的共同特征7.1.4 方言接触造成的共同特征7.2 苏皖方言中的层次问题7.2.1 汉语方言层次问题研究回顾7.2.2 苏皖方言语法中的异源层次问题7.2.3 苏皖方言语法中的同源层次问题7.3 本书的成绩与不足参考文献 附录 各地发音人、核对人一览表专家评审意见专家评审意见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