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3395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0开
- 页数:434页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11339560 ; 978-7-5113-3956-0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 《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加在一起,共有294卷,其中数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大。 《资治通鉴》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广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和司马光一同编写该书的刘敛、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中刘敛负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制成初稿。这样,在保证全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系统化。 《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数百种,有极高的史实价值,但因为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它又并非一部单纯叙述历史事件的书,而是有很强的政治功用。这还要从《资治通鉴》诞生酌背景说起。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1066年司马光献给宋英宗一本书一一《通志》,即《资治通鉴》的前身。该书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历史,讲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七国的兴亡。司马光希望宋英宗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治世启发。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八品)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中国通史
¥23.0¥4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4.0¥6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39.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4.0¥68.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