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7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16147849 ; 978-7-5161-4784-9
本书特色
陈明富所著的《中古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研究》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配价语法、三个平面语法等相关语言学理论知识,在穷尽调查两百余部古籍的基础上,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古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进行了详尽考察。除绪论外,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即比较项、比较点、谓语形容词、级次状语、量性补语、句式类型。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将句法成分与句式类型综合起来研究;将平比句分为异同比与相似比两种类型;注重历时研究;注重理论阐释;数据统计工作细致扎实。
内容简介
陈明富所著的《中古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研究》从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的结构出发,对其句法成分中的比较项、比较点、谓语形容词、级次状语、量性补语等都进行了详细探讨。在具体探讨中,又对每种句法成分进行再分类的细化研究,对人句特点及句法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对构成成分又分为名词及名词性成分、动词及动词性成分、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三种情况进行考察。
目录
绪论
**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可以加深对谓语形容词性质的了解
二、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义与句法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三、可以加深对汉语状语和补语性质的了解
四、对于汉语虚词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五、有利于加强汉语语法史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概况
一、语法专著方面的研究
二、一般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
三、学位论文方面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相结合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四、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六节 相关说明
一、比较与选择、对比、比喻、比拟等的关系
二、比较成分的划分
三、比较类形谓句的内涵
四、比较类形谓句的分类
**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项研究
**节 比较项的语义类型及其发展
一、施事
二、系事
三、领事
四、属事
五、行为方式
六、性:状
七、时间
八、方位
九、处所
第二节 比较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二、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三、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点研究
**节 比较点的句法位置及其发展
一、位于小句句首
二、位于比较主项后
三、位于比较客项后
四、同时位于比较主项与比较客项后
第二节 比较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二、比较点为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三、比较点为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研究
**节 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及其发展
一、形容词的分类及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的特征
二、中古时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统计
三、与上古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及其发展
四、与近代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
第二节 复音谓语形容词的结构研究
一、复音单纯形容词
二、重叠形容词
三、复合形容词
第三节 三价谓语形容词研究
一、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的确立
二、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类别及
用法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级次状语和量性补语研究
**节 级次状语研究
一、*高级状语
二、准*高级状语
三、较高级状语
四、较低级状语
五、略微级状语
第二节 量性补语研究
一、实量补语
二、虚量补语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句式研究
**节 异同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二节 相似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三节 差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四节 极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莫a焉
二、莫a于y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书目
后记
**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可以加深对谓语形容词性质的了解
二、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语义与句法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三、可以加深对汉语状语和补语性质的了解
四、对于汉语虚词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五、有利于加强汉语语法史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概况
一、语法专著方面的研究
二、一般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
三、学位论文方面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相结合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四、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六节 相关说明
一、比较与选择、对比、比喻、比拟等的关系
二、比较成分的划分
三、比较类形谓句的内涵
四、比较类形谓句的分类
**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项研究
**节 比较项的语义类型及其发展
一、施事
二、系事
三、领事
四、属事
五、行为方式
六、性:状
七、时间
八、方位
九、处所
第二节 比较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二、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三、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比较点研究
**节 比较点的句法位置及其发展
一、位于小句句首
二、位于比较主项后
三、位于比较客项后
四、同时位于比较主项与比较客项后
第二节 比较点的句法成分及其发展
一、名词及名词性成分
二、比较点为动词及动词性成分
三、比较点为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研究
**节 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及其发展
一、形容词的分类及比较类形谓句谓语形容词的特征
二、中古时谓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统计
三、与上古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及其发展
四、与近代比较来看中古谓语形容词语义类别的特点
第二节 复音谓语形容词的结构研究
一、复音单纯形容词
二、重叠形容词
三、复合形容词
第三节 三价谓语形容词研究
一、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的确立
二、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中三价谓语形容词类别及
用法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级次状语和量性补语研究
**节 级次状语研究
一、*高级状语
二、准*高级状语
三、较高级状语
四、较低级状语
五、略微级状语
第二节 量性补语研究
一、实量补语
二、虚量补语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句式研究
**节 异同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二节 相似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三节 差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肯定形式
二、否定形式
第四节 极比类形谓句句式及其发展
一、莫a焉
二、莫a于y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