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历史题材电视剧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454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16145432 ; 978-7-5161-4543-2
本书特色
随着全球化语境横向与纵向的立体拓展,有关国家形象建构的系列研究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学理热点,然而就媒介研究而言,研究视野亦是重传播而非建构;而以影视艺术为聚焦点,特别是个别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为切入点,剖析现代媒介艺术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之重要作用的论述尚十分匮乏。因此,陶冶著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试图从国家形象建构这一理论视角对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展开研究。 本书梳理了我国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理论研究情况与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简史,并讨论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现实语境与艺术真实系统。同时,对国家文化在荧屏上的美学表达机制和历史人物在荧屏上呈现的执政合法性展开分析,从而落实到民间文化对相关历史内容的想象的研究,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安全层面的话题,并*终讨论了“对话”的作用与“现代性”的逻辑起点。
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化语境横向与纵向的立体拓展,有关国家形象建构的系列研究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学理热点,然而就媒介研究而言,研究视野亦是重传播而非建构;而以影视艺术为聚焦点,特别是个别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为切入点,剖析现代媒介艺术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之重要作用的论述尚十分匮乏。因此,本书试图从国家形象建构这一理论视角对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展开研究。本书梳理了我国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理论研究情况与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简史,并讨论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现实语境与艺术真实系统。同时,对国家文化在荧屏上的美学表达机制和历史人物在荧屏上呈现的执政合法性展开分析,从而落实到民间文化对相关历史内容的想象的研究,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安全层面的话题,并*终讨论了“对话”的作用与“现代性”的逻辑起点。
目录
**节 历史剧的理论界说
国外对历史剧的讨论——以批判莎士比亚为脉
中国历史剧观念的讨论——纷扰六十载
历史叙事的自在规定——指向的囚笼
第二节 历史剧研究现状简述
对历史舞台剧的研究——文本、作者与时代
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研究——改编研究到文化批评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本书选题的依据
**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梳理
**节 早期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
早期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播
省、市电视台早期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播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及转向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简评
《努尔哈赤》的创作转向
戏说与正说
革命历史的重构
第三节 “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
历史叙述的人文回归
今人情感的历史投射
第二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现实语境与艺术真实系统
**节 历史文本与历史观念
历史文本性与“新史学”
影响创作主体的历史观念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意识的双重观照
创作者主体意识与现代性
现代意识的追求与重置
本质真实与现代性的统一
第三节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真实系统
历史的本质真实与现象真实
历史艺术真实的提炼
历史艺术真实的表达系统
第三章 国家话语的荧屏美学表达
**节 国家话语与国家文化
国家文化的建构
国家文化的转型
调和与抹平
第二节 国家话语的荧屏表达策略
二元对立的民族性
家国形象的同构指向
第三节 国家文化审美偏好的荧屏转向
国家形象的母体置换
隐性“共名”下的“无名”
第四章 国家形象的历史拟像
**节 执政合法性的历史呈现
执政权力的取得
执政者的勤勉
执政行为的理性
第二节 帝国形态的“以史为鉴”
帝国形态的异质同构
历史躯壳的逆向书写
可见之“鉴”与未见之“鉴”
第三节 以清朝为背景进行历史叙事的文化重建
价值判断的重构
重构的隐忧
历史的辩证
第五章 国家形象与民间历史话语
**节 “不是历史”的民间戏说
所谓的民间故事
蒙昧的民间梦境
第二节 历史文化场阈与民间话语
历史呈现背后的文化工业
大众的历史“前理解”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民间形态
民族与文化认同
政权的认同
启蒙与反启蒙
第六章 国家文化安全与镜像敌人
**节 历史题材电视剧与文化安全
传统文化的保有者
普世价值与儒家文化
文化安全与让渡
第二节 “化外之敌”与“镜像之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化外之敌,犹在镜中
非传统文化安全的立场
第三节 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建构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历史叙事的文化表达
民族性的历史建构
第七章 跨文化语境的国家形象与历史叙事的同构
**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历史形象身份
身份的符码
身份秩序
民族身份的修复
第二节 历史的本土立场与文化的中西冲突
本土的立场
叙事的冲突与统
第三节 文化整合与天下大同
焦虑与梦想
非主流文化的主流化冲动
天下大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结语
**节 历史叙事与现代性
土生土长与外来嫁接
寻根与契合
第二节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生态
意识形态的纠结
后现代与娱乐至死
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陶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媒体创意系主任,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高教影视学会会员、中国高教影视学会会员青年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杭州西湖影像促进会副秘书长。近年内,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奖三项。现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四项。还获得浙江传媒学院“十大育人模范”、“师德标兵”、“三育人”等荣誉称号。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