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关于中西文论对话的再思考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009143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3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100091435 ; 978-7-100-09143-5
本书特色
本书是笔者对目前中西文论对话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反思,是用对话的基本原则——多元、平等与交流来反思自身文论与文化传统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儒学*为匮乏的就是平等的理念,没有平等的精神就没有普遍幸福的观念。对平等原则的思考与对平等理念对中国文化意义的反思乃是本书的出发点与*终归宿。笔者的思考不仅来自对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的价值理念的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笔者对目前中西文论对话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反思,是用对话的基本原则———多元、平等与交流来反思自身文论与文化传统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儒学*为匮乏的就是平等的理念,没有平等的精神就没有普遍幸福的观念。对平等原则的思考与对平等理念对中国文化意义的反思乃是本书的出发点与*终归宿。笔者的思考不仅来自对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的价值理念的反思。
目录
前言**章 文论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及其现代意义第二章 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第三章 中西文论传统的历时与共时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与性别原则及《路得记》的非亲缘原则第五章 基督教个体平等与普遍幸福的基本理念对现代中国的意义第六章 从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看中西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理念第七章 审美特性的民族性与善的基本原则的普遍性
作者简介
邹广胜,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四川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文论,2000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文学的基础理论,2000年至2002年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诗学。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哈佛大学访学。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经典常谈
¥7.6¥14.8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中国古代官制
¥11.8¥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国学入门
¥15.4¥4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年轻人的国文课(八品)
¥28.3¥5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寻味中国
¥15.1¥38.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