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望-一位老农在28年间守护一个民间乐社的口述史

2012-望-一位老农在28年间守护一个民间乐社的口述史

1星价 ¥32.2 (7.0折)
2星价¥32.2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2327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511723277 ; 978-7-5117-2327-7

本书特色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以林中树“口述”,作者“按语”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民林中树为了守护民间乐社,28年间所做的件件事情以及种种努力。内容脉络清晰,语言轻松明快。另外,书中还穿插了林中树28年来积攒下的千余件报刊、文件、题词、名片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农民林中树的一份口述史。林中树,1940年农历8月1日生,今年74岁,终生在屈家营种地养家。1985年秋,本村几位“音乐会”的会员很想恢复老辈人传给他们的“音乐”(当地人读:yin yao),但因为“四清”、“文革”的余悸未泯,所以找到担任副村长的林中树讨说法。他们的问题是:音乐会的“音乐”还让不让“吹”?还能不能“吹”?要是让“吹”、能吹,他们就聚到一起开始练;不让吹,那就把乐器砸了卖废铜。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在当时,涉及到事情却很大,要让一个小村落的副村长回答,一是他回答不了,二是他也不敢回答。不过,自诩“是文化就爱”的林中树感觉到问题的重要,且身为副村官,也应该帮大伙搞清楚。于是,1985年——1986年的冬春之交,林中树进县城、上北京,四处奔波,一心想为音乐会“能不能吹”的诘问找出答案。   林中树和屈家营音乐会的故事也就从此开始。

目录

一、进京“问乐”

二、“明白”之日——音乐研究所首度进村考察

三、初结乐缘——1986年中元节节庆与赵沨院长首访屈家营音乐会

四、再续新缘——林中树拜见吕骥老师,并引来当年11月吕老进村考察

五、登“堂”入“室”——1987年5月26日**次进北京演出

六、接踵之誉——1987年5月之后的11次进京演出

七、植“根”之为——音乐会自1986年冬开始的培养“传人”活动

八、又结文缘——1995年9月的“首届中国鼓吹乐学术研讨会”

九、发明的传统——屈家营音乐堂筹建、装修、扩建诸事

十、往事回溯——老林个人的经历

十一、左邻右舍——与智化寺及周边村落音乐会的来往

十二、宠辱不惊——获太极奖前后

后记

 附录:**届太极传统音乐奖资料

 林中树积攒屈家营音乐会资料辑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乔建中(1941——),陕西榆林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2006—)。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音乐研究》副主编;《人民音乐》《音乐艺术》编委;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顾问。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7年入载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第26版。著有《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与苗晶合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历史地理研究》(1998初版,2010修订版)《叹咏百年》《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中国音乐》《国乐今说》《乐事文心》《黄河之声天上来—黄河流域民间音乐巡礼》等,编著、主编《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传统音乐卷》《中国锣鼓》《中国音乐典藏大系》《国乐典藏》《音乐学概论》《华乐大典二胡卷》等辞书、学术文集共14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