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64044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87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66404428 ; 978-7-5664-0442-8
本书特色
吴媛媛著的《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选取的区域是地处皖南的徽州地区,对该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该地区除了留存有大量的明清方志,更有相对丰富的明清契约和村落文书传世,这就使得对社会微观的研究和某种程度的复原具有可能性。 本书**章是对明清以来徽州水旱灾害实态的复原。第二章从水旱灾害与农业相关问题人手,梳理了当地种植时令、种植结构以及农产品结构等。第三章探讨明清以来徽州社会所遭遇的火灾、瘟疫、虎患、蝗灾与虫灾、雹灾、冷灾、风灾和地震等九种灾害。第五章基本阐明了明清两代徽州仓储体系的变迁,第六章讨论水利形式及组织。第七章灾害与城乡生活论及面较广。第八章晚清救济体系的研究是利用光绪三十四年徽州水灾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先大致复原了洪水的受灾范围与重灾区域,继而探讨了晚清徽州灾后赈济方式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 **章是对明清以来徽州水旱灾害实态的复原。第二章从水旱灾害与农业相关问题入手, 梳理了当地种植时令、种植结构以及农产品结构等。第三章探讨明清以来徽州社会所遭遇的火灾、瘟疫、虎患等九种灾害。第四章对当时的粮食运输网络与方式、米价变动, 粮食运输中
目录
导言
**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三节 关于本书资料与思路
**章 徽州水旱灾害统计与分级
**节 资料处理方法
第二节 明清以来徽州水旱灾害级别表
第三节 基于水旱灾害统计表的分析
小结
第二章 水旱灾害与农业相关问题
**节 徽州地理概况与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水旱灾害引发的农业环境变迁
第三节 种植时令与结构及农业品种调适
小结
第三章 其余各类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节 火灾
第二节 瘟疫
第三节 虎患
第四节 蝗灾与虫灾
第五节 雹灾
第六节 冷灾、风灾与地震
小结
第四章 灾害背景下的徽州粮食问题
**节 徽州的粮食运输、自给与米市
第二节 饥荒与救荒食物
第三节 灾荒年份粮食“遏籴”的应对
小结
第五章 明清徽州的仓储备荒
**节 明代的预备仓、廉惠仓和社仓
第二节 清代的仓储制度
第三节 民间与宗族救济
小结
第六章 水利治灾工程与民间水利合作规则
**节 农田水利与其他工程设施
第二节 昌竭——明代的例证
第三节 吕塌——清代的例证
小结
第七章 灾害与城乡生活
**节 应对灾害的公共事务
第二节 乡村环境——棚民的迁人
第三节 契约文书所见徽州林木保护之变迁
小结
第八章 赈灾个案研究:晚清徽州社会救济体系探微——光绪三十四年大水灾
**节 灾害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水灾的赈济机构
第三节 赈灾程序
小结
结语
附录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一府六县灾害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吴媛媛(1978- ),安徽阜阳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现任教于江南大学商学院。在《历史地理论丛》《安徽史学》《安徽大学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江苏省教育厅等纵向科研项目近10项,参与徽学类、旅游类纵向与横向课题20余项。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6.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