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491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2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16149140 ; 978-7-5161-4914-0
本书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 工程。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在研究对象、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亲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学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当代中 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遭遇 到诸多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学中汲取相应的 理论养分,寻求相应的解决路径。杨威著的《思想政 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运用社会学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问 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研究。本书 遵循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到现实的 研究路径,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 社会学之间的学科关联;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塑造社会角色的 重要意义;从宏观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之间的关系;从 应用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发 挥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借鉴社会 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本书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 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 会问题的干预和解决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 会发展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工程。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亲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到诸多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学中汲取相应的理论养分,寻求相应的解决路径。杨威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研究。《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遵循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到现实的研究路径,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之间的学科关联;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塑造社会角色的重要意义;从宏观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之间的关系;从应用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借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问题的干预和解决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亲缘关系
1.研究对象的亲缘性
2.研究内容的亲缘性
3.研究方法的亲缘性
二 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1.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价值
2.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诊断价值
3.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操作价值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发展阶段
2.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一 人的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内涵与内容
2.社会化的类型及途径
二 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重要社会机制
1.社会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社会需求
2.社会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动力
3.社会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创造了社会途径
三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
1.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主流文化社会化为主要使命的重要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个体政治社会化为核心内容的重要实践活动
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化实践活动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
2.品格塑造功能
3.行为规范功能
五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困境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实现的路径
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尺度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角色
一 社会角色概述
1.社会角色的含义
2.社会角色的特征
3.社会角色的扮演
二 个体角色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角色意识的塑造
2.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角色行为的规范
3.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角色转型的引导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社会角色与角色冲突
1.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角色的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类型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冲突
四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转型与角色建设
1.从传统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转型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自我建设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社会建设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分层
一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概述
2.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3.社会分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异质与多元:社会分层对于人们思想行为方式的影响
1.社会分层使人们思想观念趋于异质化
2.社会分层使人们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
3.社会分层使人们生活方式趋于多元化
三 失衡与冲突:社会分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社会分层导致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提出了社会心态建设的课题
2.社会分层导致了阶层关系的紧张,滋生了社会矛盾形成的土壤
3.社会分层导致了思想观念的冲突,增加了思想文化认同的难度
四 沟通与凝聚:阶层分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整合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整合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结构
一 社会结构概述
1.社会结构的内涵
2.社会结构的有关理论
3.社会结构的要素
二 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需求
1.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建构、发展的内在需要
2.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结构有序运行的内在需要
三 社会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经济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社会政治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社会文化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社会关系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 社会结构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形成机制
1.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的形成机制
2.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形成机制
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机制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变迁
一 社会变迁概述
1.社会变迁的概念与内容
2.社会变迁的动力与类型
3.社会变迁的理论
二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经济体制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理论指导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协调控制功能
四 社会变迁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1.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趋势
2.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发展趋势
3.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
一 社会控制概述
1.社会控制的含义和功能
2.社会控制的类型
3.社会控制的手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控制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控制方式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促进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控制方式
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控制方式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风险的控制
2.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想秩序的控制
3.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行为的控制
四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实现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功能实现的路径
2.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合理限度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
一 社会管理概述
1.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2.社会管理问题的凸显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诉求
1.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政治保障
2.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规范约束
3.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精神条件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
2.舆论引导功能
3.矛盾化解功能
4.环境优化功能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的融合
1.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融合的理念
2.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融合的路径
3.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融合的机制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
一 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概念
2.社会工作的特征
3.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比较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差异
2.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共性
三 社会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1.社会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借鉴
2.社会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鉴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有机结合
1.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领域.
3.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二.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亲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借鉴价值。①诚如有学者所言,“社会学著作已有大量文献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缺少的学术资源。社会学者在研究社会,生产社会学知识的过程中,客观上也生产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在当代社会变迁的宏观视野中观照思想政治教育,透过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范式,省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诊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社会成因,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干预网络,将为我们洞开一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学门径。 1.社会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价值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社会学还是我们了解超越自身直接经验的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的窗口。它引导我们对以往可能忽视或错误理解的社会领域进行探索。”社会学家伯格认为,社会学的诱惑力在于它教我们用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来看待我们终其一生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在他看来,社会学更多地像一种激晴,它驱使我们对人类自身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究下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我们同样需要具备“社会学的激情”,充分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诸多理论问题提供独特的分析视角,从而拓展我们的理论视野。以下,笔者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理论阐释。社会为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从阶级、政党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去寻找答案,而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的总体架构中进行社会学的思考。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社会有序运行的思想保障功能。社会学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包括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在内的客观结构和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在内的主观结构。社会运行不是无规则、无意识的布朗运动,因为社会运行的主体是人。人都是有思想的,由人构成的群体是有意识的,由群体构成的阶级也是有意识形态的.社会运行是由有思想、有意识、有价值取向的人来推动的。社会运行的有序有赖于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的耦合,有赖于思想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保障,有赖于思想秩序对于社会秩序的维系。 ……
作者简介
杨威,男,1979年12月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等转载。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学术成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2次。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