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464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310046461 ; 978-7-310-04646-1
本书特色
庄子和屈原特立独行的瑰伟人格都对中国士人集体性格有巨大影响,作品之奇特更使二者多被并列视之,现当代学者多将此因归为庄、屈均为南楚文化产品。 蔡觉敏著的《庄骚比较论》以文本细读方法为基础,将文本的细致分析与思辨结合起来,同时参照社会学研究成果与资料,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保持文学研究的传统特点,并适当地向文化研究方向拓展,以探析庄屈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维特点。
内容简介
庄子研究和屈原研究都属于当代显学,其思想、 文学方面的研究都已是汗牛充栎。但是,对于这两位 常被相提并论的大家,学界多是泛泛而言其相似,专 文研究者尚不多见。《庄骚比较论》作者蔡觉敏则从 有关屈原和庄子的浩瀚资料中选择了她认为*能够体 现庄、屈内在不同的可比之处进行细致对比,形成自 己的观点。该书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汉学与宋学并重 ,文本分析与思辨结合,在保持文学研究传统特点之 外适当地向文化研究方向拓展,探析了庄、屈文学作 品的文化内涵和思维特点,对两个文人的并列地位和 对后世的共同影响做出了深层次的解释。
目录
引言
**章 庄子和屈原文化背景之比较
**节 庄子与其文化背景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影响
二、儒家与《庄子》
三、墨家与《庄子》
四、其他诸子和《庄子》
第二节 屈原与其文化背景
一、原始巫文化的影响
二、发达的楚艺术
三、楚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
第三节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影响
一、对中原文化的不同态度
二、理性程度的不同
三、不同的作品风格
结语
第二章 庄子和屈原的困局与超越
**节 庄子和屈原的人生困局
一、庄子的生命困局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
第二节 屈原和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一、庄子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第三节 庄屈人生境界与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异同
一、从《庄子》和屈作中感受自我
二、从《庄子》和屈作中实现超越
三、永远的平行线——庄屈境界与其后世命运
第四节 从六朝庄屈对立到李白“并之以为心”
一、六朝时期:屈原之形与庄子之神
二、“自白始”的“并之以为心”
结语
第三章 “玄而奇”与“艳而奇”的艺术特色
**节 《庄子》之“玄”
一、内容与思想之“玄”
二、“飞”的结构特征
三、“玄”之艺术境界
第二节 屈文之“艳而奇”
一、情境之幽曲
二、章 法之曲折
三、画面之壮美
第三节 平中出奇与复而不复
一、平中出奇之用字
二、错综迷离之句法
三、“复而不复”之章 法
结语
第四章 神话、神话思维对庄子和屈原的影响
**节 《庄子》和屈作中的神话体系
一、《庄子》神话特点
二、屈作的神话特点
第二节 庄屈对神话的不同态度
一、庄子:爱好背后有否定
二、屈原:质疑之中有认同
第三节 庄子、屈原与神话思维
一、影响之同:万物有灵观念与具象思维方式
二、所见之异:哲学思想与迷狂情感
结语
第五章 《庄子》和屈作中意象与概念之比较
**节 庄子和屈原笔下各自的意象:鱼、鸟、马、巫
一、“鸟”意象
二、“鱼”意象
三、“马”意象
四、“巫”意象
第二节 《庄子》、屈作意象群比较
一、不避卑贱与尊崇高贵
二、以“道”为主与以“美”为主
三、自我创造为主和以楚文化为基础
第三节 “逍遥游”与“远游”之比较
一、游于无穷与游于昆仑玄圃
二、独来独往与声势浩大
三、吸风饮露与食不厌精
四、“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与“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语
附录
谈《庄子》的文化归属
一、从庄子的生活地看庄子所处文化系统
二、《庄子》的文风并非楚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庄子》内容更多地体现出中原文化的影响
《庄子》内篇到外、杂篇的嬗变-
一、外、杂篇对内篇艺术特色上的承袭
二、外、杂篇对内篇思想的发挥
参考文献
**章 庄子和屈原文化背景之比较
**节 庄子与其文化背景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影响
二、儒家与《庄子》
三、墨家与《庄子》
四、其他诸子和《庄子》
第二节 屈原与其文化背景
一、原始巫文化的影响
二、发达的楚艺术
三、楚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
第三节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影响
一、对中原文化的不同态度
二、理性程度的不同
三、不同的作品风格
结语
第二章 庄子和屈原的困局与超越
**节 庄子和屈原的人生困局
一、庄子的生命困局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
第二节 屈原和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一、庄子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二、屈原的人生困局和超越
第三节 庄屈人生境界与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异同
一、从《庄子》和屈作中感受自我
二、从《庄子》和屈作中实现超越
三、永远的平行线——庄屈境界与其后世命运
第四节 从六朝庄屈对立到李白“并之以为心”
一、六朝时期:屈原之形与庄子之神
二、“自白始”的“并之以为心”
结语
第三章 “玄而奇”与“艳而奇”的艺术特色
**节 《庄子》之“玄”
一、内容与思想之“玄”
二、“飞”的结构特征
三、“玄”之艺术境界
第二节 屈文之“艳而奇”
一、情境之幽曲
二、章 法之曲折
三、画面之壮美
第三节 平中出奇与复而不复
一、平中出奇之用字
二、错综迷离之句法
三、“复而不复”之章 法
结语
第四章 神话、神话思维对庄子和屈原的影响
**节 《庄子》和屈作中的神话体系
一、《庄子》神话特点
二、屈作的神话特点
第二节 庄屈对神话的不同态度
一、庄子:爱好背后有否定
二、屈原:质疑之中有认同
第三节 庄子、屈原与神话思维
一、影响之同:万物有灵观念与具象思维方式
二、所见之异:哲学思想与迷狂情感
结语
第五章 《庄子》和屈作中意象与概念之比较
**节 庄子和屈原笔下各自的意象:鱼、鸟、马、巫
一、“鸟”意象
二、“鱼”意象
三、“马”意象
四、“巫”意象
第二节 《庄子》、屈作意象群比较
一、不避卑贱与尊崇高贵
二、以“道”为主与以“美”为主
三、自我创造为主和以楚文化为基础
第三节 “逍遥游”与“远游”之比较
一、游于无穷与游于昆仑玄圃
二、独来独往与声势浩大
三、吸风饮露与食不厌精
四、“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与“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语
附录
谈《庄子》的文化归属
一、从庄子的生活地看庄子所处文化系统
二、《庄子》的文风并非楚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庄子》内容更多地体现出中原文化的影响
《庄子》内篇到外、杂篇的嬗变-
一、外、杂篇对内篇艺术特色上的承袭
二、外、杂篇对内篇思想的发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