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滋兰室文史丛稿-温洪隆自选集

滋兰室文史丛稿-温洪隆自选集

¥11.6 (3.6折) ?
00:00:00
1星价 ¥16.6
2星价¥16.6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2683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5
  • 出版时间:2014-11-01
  • 条形码:9787562268321 ; 978-7-5622-6832-1

内容简介

  评屈原箭垛人物论;评《史记·屈原列传》两段议论文字系后人羼入说;屈原“放流”辨;论《史记·屈原列传》与《战国策》的关系及其创作;《史记·屈原列传》笺注;“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一——犨县屈原庙及西峡屈原岗文化遗存能证明屈原故里在西峡吗;“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二——“异域”岂能是故乡;“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三——丹阳不是此丹阳;屈原爱国论;《离骚》三题;祭祀主管儿童命运之神的祭歌《少司命》;冲贾谊《过秦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解释说起;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辨;与友人论陶渊明不解音律书。

目录

屈原论丛
评屈原箭垛人物论
评《史记·屈原列传》两段议论文字系后人羼入说
屈原“放流”辨
论《史记·屈原列传》与《战国策》的关系及其创作
《史记·屈原列传》笺注
“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一 ——犨县屈原庙及西峡屈原岗文化遗存能证明屈原故里在西峡吗
“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二 ——“异域”岂能是故乡
“屈原故里西峡说”献疑之三 ——丹阳不是此丹阳
屈原爱国论
《离骚》三题
祭祀主管儿童命运之神的祭歌《少司命》
其他
从贾谊《过秦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解释说起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辨
与友人论陶渊明不解音律书
刘希夷的人生感悟——读《代悲白头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解献疑
说《岳阳楼记》中的两个“异”字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新译战国策》导读
《新译陶渊明集》导读
《新译陶渊明集》修订三版序
《新译乐府诗选》导读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库·滋兰室文史丛稿:温洪隆自选集》:    屈原这样理想的忠臣在秦汉以前不可能产生,因为当时不会有这样奇怪的君臣观念,这种观念是汉代的老学究“读进”《楚辞》里去的。虽然胡适先生没有明确指出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的内涵,但是从他指责东汉王逸“酸化”《楚辞》,处处解作“忠君忧国的话”,可见其所指的是“忠君忧国”的观念。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秦汉以前存不存在忠君忧国观念、能不能产生屈原这样的忠君忧国者?二是《楚辟》中的忠君忧国观念是作品固有的还是“汉朝的老学究”强加进去的?  应该承认,春秋战国时期的君臣观念有其复杂性。武王伐纣,“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些诸侯国,都是周王朝统一领导下的侯国,不少还是同姓国,朝会聘问,常有来往。自从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权,“自列为诸侯”,“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于是“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各诸侯国之间,士的来往也比较自由。被誉为圣贤的孔子、孟子是鲁国人,但都周游列国。卫国的商鞅,先是到魏国,后又由魏入秦,事秦孝公,又领秦军伐魏。卫国的吴起到过鲁国、魏国,后又入楚佐悼王变法。魏国的范雎入秦事昭王,而为秦相。燕国的蔡泽游赵、韩、魏,*后入秦而为秦相。赵国的苟卿曾游学于齐,后又适楚而为兰陵令。苏秦、张仪之徒,更是朝秦暮楚,毫无祖国观念。这些事实说明当时的确存在“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现象,而且相当普遍。如果将这些人不加区别地一律斥之为背主叛国之臣加以否定,是很难为人们所接受的。但是我们能否因此就得出结论,说春秋战国时期不存在忠君忧国观念,不可能出现忠君忧国之土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据有关史料,春秋战国时期忠君忧国之士并未绝迹。郑国的叔詹,在晋军兵临城下时。主动提出:“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救郑国,詹之愿也。”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拯救郑国的危亡。鲁国的子叔声伯(名婴齐)坚决拒绝晋人的利诱,被范文子称为“奉君命而无私。谋国家而不贰,图其身而不忘其君”。晋国的苟林父在郯之战中被楚所败,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回到晋国请求死刑,士贞子称赞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齐国的王蠋拒绝燕人“以子为将,封子万家”的诱惑,决不降燕,义正词严地回答说:“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为国而死。赵国的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和强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而在“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思想指导下,对于同僚廉颇的侮辱却采取避让态度,宁愿称病不朝,不与同列,引车避匿,一再退让,终于感动了廉颇,负荆请罪,成为刎颈之交。  ……

作者简介

  洪隆,1932年2月生于江西省泰和县桥头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教研工作,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屈原研究会副会长。对《史记·屈原列传》中的疑难问题的研究有一己之见,受到同行学者关注。论著有《屈原论丛及其他》(湖北人民出版社)、《先秦两汉文学揽胜》(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译战国策》(台湾三民书局)、《新译陶渊明集》(台湾三民书局)、《新译乐府诗选》(合著,台湾三民书局)、《中国文学作品选·先秦汉魏六朝时期》(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文粹》(长江文艺出版社)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