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心集-项海帆论文集2000-2014

包邮壮心集-项海帆论文集2000-2014

¥87.7 (6.8折) ?
1星价 ¥87.7
2星价¥87.7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571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60857145 ; 978-7-5608-5714-5

本书特色

《壮心集——项海帆论文集(2000—2014)》通过“思考与回眸篇”、“关注与进展篇”、“综述与展望篇”、“序言与书评篇”、“前言与后记篇”和“怀念篇”共6大部分、80篇文章,系统地汇集了项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与书评、前言与后记,以及怀念文章,既对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桥梁工程学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又对学科及工程界的战略发展技术重点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和展望,全面反映了项院士近些年来在学术领域的活跃思想、真知灼见,著述领域对他人的提携,以及对前辈的追忆,对工程界人士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内容简介

《壮心集——项海帆论文集(2000—2014)》通过“思考与回眸篇”、“关注与进展篇”、“综述与展望篇”、“序言与书评篇”、“前言与后记篇”和“怀念篇”共6大部分、80篇文章,系统地汇集了项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与书评、前言与后记,以及怀念文章,既对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桥梁工程学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又对学科及工程界的战略发展技术重点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和展望,全面反映了项院士近些年来在学术领域的活跃思想、真知灼见,著述领域对他人的提携,以及对前辈的追忆,对工程界人士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目录

前言
思考与回眸篇
  中国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
  中国桥梁科技发展战略思考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90年历程(1914-2004)
  “桥梁大国”距离“桥梁强国”有多远
  长江水道通航等级及桥梁跨度之我见
  情系同济56年
  乘风扬帆30年——“科学的春天"30年回望
  现代桥梁工程60年
  中国大桥自主建设50周年(1958-2008)回望
  对“自锚式悬索桥”热的一点反思
  对中国桥梁经济性问题的反思
  对跨海工程建设中“桥隧之争”的思考
  对台湾海峡工程桥梁方案的初步思考
  关于中国桥梁界追求“之*”和“**”的反思
  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
  跨海工程中桥梁与隧道的优缺点分析
  关于“国际化思想”的思考
关注与进展篇
  “沿海高等级公路(同三线)的跨海工程建设”研究报告
  大型复杂结构工程应用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精简投标文件,加强创新理念
  上海世博与交通
  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桥梁美学设计
  中国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再谈桥梁自主创新的强国之路
  对中国桥梁工程质量问题的再提醒
  专业公司分包的工业化桥梁施工——记30年前参观德国一个仅7个人的工地
  中国桥梁自主建设的成功之路——兼谈我国桥梁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中国悬索桥的梦想、热潮和误区
  中国内河通航标准之间
  韩国桥梁科技的跃进——2012年国际桥协首尔大会的警示
综述与展望篇
  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
  china major bridge projects facing 21st century
  进入21世纪的桥梁风工程研究
  aerodynamic challenges in span length of suspension bridges
  桥梁风工程研究的未来
  the state-of-the-art on long-span bridge aerodynamics in china
  现代桥梁抗风理论及其应用
  桥梁工程学科的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中国桥梁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之路
  世界大桥的未来趋势——2011年国际桥协伦敦会议的启示
  21世纪中国桥梁的发展之路——中国距离桥梁强国还有多远?
序言与书评篇
  《桥梁结构分析及程序系统》序
  《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序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序
  《组合结构桥梁》序
  《苏州桥》序言
  《欧美桥梁设计思想》序
  天津桥梁博物馆序
  《跨海大桥设计与施工——东海大桥》序
  《桥梁体外预应力设计技术》序
  发现提出问题,对比移植借鉴
  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写在《中国桥梁史纲》出版前后
  《大跨度悬索桥抗风》序
  《斜拉桥》书评
  《钢桁梁桥评定与加固——理论、方法和实践》序
  《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钢结构制造技术》序
  《桥梁结构体系》序
  forword of wind effects on cable-supported bridges
  《大跨度拱式桥抗风》序
  《工程结构透视》序
  《钢桥》序言
前言与后记篇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引言
  《现代桥梁抗风理论与实践》前言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综述》前言
  《土木工程概论》前言
  《中国桥梁史纲》前言
  《中国桥梁史纲》后记
  《桥梁概念设计》前言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新版前言
  《国际结构工程(sei)》前言
  《中国桥梁史纲》新版前言
  《中国桥梁(2003—2013)》前言
  乘改革春风——再耕耘
怀念篇
  深切怀念李国豪教授(1913-2005)
  in deep memor’y of professor’li guohao
  寒冬腊月之后,又是明媚春光
  李国豪传
  深切怀念周念先老师
  在恩师精神的激励下继续前行
后记:我的科教生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高等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资深会员和名誉会员(2001-2009年曾任IABs E副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风工程学会首席顾问。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本科,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教学与科研,是我国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及大跨桥梁抗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得国际桥协颁发的Anton Tedesko奖,2010年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风工程与结构动力学奖(R。H。ScanlanMedal),确立了中国桥梁及其抗风研究在国际桥梁工程和风工程界的地位。2012年获得国际桥协颁发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终身成就)奖(International Award of Metit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