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53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9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16153130 ; 978-7-5161-5313-0
本书特色
文学虚构是文艺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真实性、批判性、意识形态性诸问题,都只有在正确阐释文学虚构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深入阐述,而且也只有揭示了文学虚构的内在机制,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活动的独特性。本专著分别从语言论、存在论、认识论(意识形态分析)角度,梳理了现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虚构问题的认识,找到了各种争论的症结所在,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虚构,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文艺学重要问题作出全新的阐述。
内容简介
文学虚构是文艺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真实性、批判性、意识形态性诸问题,都只有在正确阐释文学虚构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深入阐述,而且也只有揭示了文学虚构的内在机制,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活动的独特性。本专著分别从语言论、存在论、认识论(意识形态分析)角度,梳理了现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虚构问题的认识,找到了各种争论的症结所在,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虚构,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文艺学重要问题作出全新的阐述。
目录
**章 文学虚构理论的现代开端
**节 柏拉图:一个遥远的启示
第二节 康德:审美自律性,文学虚构理论的基石
第三节 席勒:“零状态”与“感性先在”
第四节 新的开端:文学艺术的“反现实主义本性”
第二章 语言论转向与文学虚构理论
**节 瑞恰慈:玄秘世界观与“伪陈述”
第二节 兰色姆:“本体论鸿沟”
第三节 雅各布森:语言的“诗学”功能
第四节 热奈特:“转叙”与虚构
第五节 语言论转向:新的理论视野
第三章 在虚构世界中生存
**节 海德格尔:颠倒的世界
第二节 萨特:跨越自律性与功利性之鸿沟
第三节 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
第四章 文学虚构与意识形态批判
**节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沉浸”与“距离”
第二节 马歇雷:虚构与文学生产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
第五章 虚构理论:从现代到后现代
**节 弗莱:文学是有意识的“神话”
第二节 海登·怀特:历史的“诗学”性质
第三节 塞尔托:文学对历史的“理论表述”
第四节 古德曼:“多元世界”与文学艺术世界
第五节 伊瑟尔:“三元合一”与文学人类学
第六章 审美形式·虚拟意向·人的生存
**节 文学“越界”与形式“专制”
第二节 虚构世界与人的生存
第三节 虚构理论:面对新的挑战
第七章 话语行为·文学虚构·文学活动
**节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
第二节 话语建构性与文学虚构性
第三节 文学真实性·文学叙事·历史叙事
第四节 权力关系:控制与抵抗
第五节 话语行为多维性与文学功能多样性
第六节 文学阐释的边缘性
第七节 回归文学活动
第八章 神圣世界·虚构世界·阀限空间
**节 原始仪式与文学艺术活动
第二节 原始仪式,孕育文学艺术的母胎
第三节 艰难的分娩与神恩的失落
第四节 神圣世界·虚构世界·阈限空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课题阶段性成果(论文)目录
后记
作者简介
马大康,1947年出生,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著作《生命的沉醉》《审美乌托邦》《诗性语言研究》《叛乱的眼睛》《文学时间研究》《文学活动论》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专著曾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