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非常荣幸能为这次购书体验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这已经不知道n次在中图购买书籍, 书籍便宜, 质量好, 物美价廉, 买的放心又开心, 这真是买书上瘾的节奏啊, 根本无法停下来, 品类多, 而且齐全, 划算
- ISBN:97875060807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506080743 ; 978-7-5060-8074-3
本书特色
杜甫有“诗圣”之美誉,杜诗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称为“诗史”,被认为有着“集大成”的艺术成就。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杜甫诗歌和杜诗学的论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杜诗研究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新解。如学界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所涉及的音乐机构和乐人身份向来有不同认识,本书经过对唐代乐府制度的详细梳理,对此问题作出了可信的解释。 第二,对宋代诗人学杜的具体分析。杜甫在宋代诗坛上影响深远,成为宋代诗歌的典范。本书通过详细的例证,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杜诗对梅尧臣、王安石、三苏、黄庭坚、杨万里等两宋重要诗人的影响。 第三,对宋代杜诗学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本书对宋代诗人学杜的阶段性问题、宋代诗人使用杜诗典故问题、宋诗中的杜诗风格问题,宋代的集杜诗问题等皆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从整个宋代诗歌史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实际上有着相当的难度。本书作者因为对杜诗和宋诗的文本较为熟悉,故其结论亦具有说服力。
内容简介
本书稿作者师从杜诗研究大家韩成武先生,书稿是作者杜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且大多篇目已在国内诸多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质量较好,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目录
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
“乌鬼”考论
论杜甫《遣兴五首》的编年
论郑虔事件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北宋初期诗人学杜论略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及其与杜诗的关系
三苏与杜诗
论黄庭坚学杜及其得失
杨万里学杜及“诚斋体”的宗唐倾向
论范成大学杜及其宗唐倾向
陆游诗学杜考辩
论文天祥学杜与南宋后期宗唐风气的改变
论北宋中期诗歌创作中的学杜风潮
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论略
论南宋诗人使用杜诗典故的特点
论南宋后期诗歌从宗唐到学杜的转变
论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的再现
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
相关资料
本书序(韩成武)
书籍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其诗歌沉郁顿挫、风格多样,具有集大成的成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闻一多先生认为杜诗是我国四千年文化中*庄严、*瑰丽、*永久的一道光彩。钱钟书先生认为杜诗是旧体诗的正宗和正统,杜甫是中唐之后众望所归的*大诗人。陈寅恪先生则说少陵为中国**诗人。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当之无愧的诗圣,杜诗研究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左汉林君长期从事杜诗研究,今拟将其研究成果编为一集出版,我以为其杜诗研究颇有特点。
汉林当年在河北大学跟随我学习杜诗,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杜诗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杜诗研究要更上层楼需要研究队伍后继有人,希望汉林能够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在杜诗研究中更辟新境。
作者简介
左汉林,生于1968年,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杜诗学、乐府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随园食单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