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1星价 ¥20.3 (3.8折)
2星价¥19.8 定价¥53.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4166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550416673 ; 978-7-5504-1667-3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对国内外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国际国内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实例和案例,对我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机制及政策思路提出了一些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 导论 ; 社会风险的理论基础 ; 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分析: 风险的识别 ;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分析: 风险的衡量与预警 ; 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与启示等内容。

目录

0.导论1
0.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2
0.1.1 选题背景2
0.1.2研究意义5
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7
0.2.1社会风险研究7
0.2.2社会风险管理研究8
0.2.3社会风险预警研究10
0.2.4公共危机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14
0.2.5 完善社会风险管理补偿机制研究 16
0.2.6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方法17
0.2.7现有研究成果评价19
0.3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21
0.3.1 研究思路与结构21
0.3.2研究方法25
0.4主要创新点及不足27
1.社会风险的理论基础29
1.1风险社会理论30
1.1.1 风险社会理论综述30
1.1.2 风险社会理论的启蒙意义38
1.2社会风险的内涵解读41
1.2.1 社会风险的内涵41
1.2.2社会风险的特征44
1.3社会风险成因理论45
1.3.1 挫折一攻击理论46
1.3.2规范定向运动理论47
1.3.3相对剥夺理论48
1.3.4现代化动乱论48
1.4风险管理理论50
1.4.1 客观实体学派的风险管理理论50
1.4.2主观建构学派的风险管理理论52
2.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理论框架55
2.1 社会风险管理框架的形成56
2.1.1 全球化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56
2.1.2社会政策的新模式:三种代表性理论59
2.2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及特征62
2.2.1 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62
2.2.2社会风险管理的特征64
2.3社会风险管理框架的实践意义67
2.3.1 社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67
2.3.2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意义69
2.4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组织架构71
2.4.1 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内涵71
2.4.2社会风险管理运行原则77
2.4.3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78
2.4.4社会风险管理的策略分类83
3.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分析:风险的识别87
3.1 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88
3.1.1 中国社会的转型 88
3.1.2社会转型带来社会风险93
3.2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识别97
3.2.1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经济失调98
3.2.2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农村社会失序103
3.2.3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农村群众心理失衡106
3.2.4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112
3.2.5 “泰坦尼克定律”与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管理 116
4.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分析:风险的衡量与预警121
5.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6.以社会风险管理思维防范群体性突发事件
——以贵州瓮安群体事件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第二版)》:  应该说,指标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容易获得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在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赋值上有主观性:二是尚未得到事实的经验检验。  (二)心理计量法  保罗·斯络维克、沙拉李奇特斯坦和巴鲁克费什霍夫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风险是由受到心理、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的个人主观定义的,只要调查方法运用合理,这些因素之问的内在关系就可以被定量化和模式化,而这个所谓的合理的方法中*重要的假设则是风险是主观的和社会建构的。有鉴于此,斯络维克等研究者运用调查问卷直接询问人们对风险和收益的感知和对不同风险/收益权衡的偏好。卡普森、伦内、斯络维克等人1988年提出了“信号价值”的概念——反映了感知事件提供的关于未来可能发生类似或更具破坏力的不幸事件的新资讯,并将危险特征与事件场所联系起来,对风险的社会传播与社会建构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三)类比法  通过与自然界中的燃烧现象的类比,牛文元研究员提出了社会燃烧理论,指出社会系统从井然有序到杂乱无序,*终引发重大公共危机,其内在机理实质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燃烧将社会不稳定的要素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干扰,在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累计下,遇到自然触发因素,形成焦点问题,并经过突变和涨落,给社会稳定状态以不同程度的冲击。  ……

作者简介

  哈斯其其格,蒙古族,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原哲里木盟)扎鲁特旗。200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内蒙古保险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商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等。在《保险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和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等6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