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8449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8cm
- 页数:407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02844936 ; 978-7-5028-4493-6
本书特色
宋新初、周本刚、杨晓平编著的《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方法与实践》全面介绍了宁波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特征、遥感图像处理与地质构造解译、近场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调查与鉴定、城区隐伏活断层探测、探测区断裂综合定位与活动性鉴定、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初步评价与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城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宁波市活动断层探测研究与实践为例, 介绍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采用的“高质量地质地貌填图、高分辨率浅层地层勘探和高密度钻孔联合探测剖面”的精细组合探测方法, 首次提出中国东部弱活动张性盆地边界断层*新活动迁移特征、中国东部弱构造活动区隐伏活动断层鉴定标
目录
**篇 活动断层探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章 城市活动断层与地震
**节 活动构造的概念与类型
一、活动构造的概念
二、活动构造的类型
第二节 中国活动断层与地震
一、中国活动断层的类型与分布
二、中国活动断层与地震的关系
第三节 城市活动断层与直下型地震
一、城市活动断层与直下型地震的危害
二、关于直下型地震的反思与对策
三、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目标
四、城市活动断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方法
**节 活动断层探测方法概述
第二节 遥感资料解译与地质地貌调查
一、遥感图像分析
二、地质地貌调查
第三节 隐伏断层探测
一、地球化学探测
二、浅层地震勘探
三、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第四节 深部构造环境探测
一、深地震反射探测
二、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
三、大地电磁探测
第五节 弱活动断层探测问题
一、弱活动断层宏观位置的识别
二、弱活动断层的浅层地震探测
三、弱活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上断点的判别问题
第三章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方法
**节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一、强震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二、弱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三、断层地震危险陛评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强地面运动评价
一、强地面运动预测方法
二、有限断层震源模型
三、地下速度结构模型
第三节 地震地表强变形带预测
一、概述
二、预测方法
三、多层介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带规模预测
第四节 地脉动观测在地下速度结构建模中的应用
一、地脉动的概念和利用条件
二、地脉动的应用方法
三、关于单点谱比法
四、地脉动观测
五、地脉动解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宁波市活动断层探测
第四章 宁波市及邻区地震构造特征
**节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
一、大地构造背景
二、新构造运动特征
三、地壳形变
四、主要断层的活动性
第二节 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一、重力场特征
二、航磁场特征
三、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
第三节 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场
一、空间分布特征
二、时间分布特征
三、震源机制解
第四节 地震构造分析
一、主要震例的构造背景分析
二、地震构造基本特征
第五章 宁波盆地和大碶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
**节 宁波地区第四系研究概述
第二节 宁波盆地第四系及沉积环境
一、钻孔位置
二、钻孔岩芯特征
三、钻孔孢粉分析
四、钻孔岩芯的海侵地层分析
五、钻孔中**硬土层成因及年代
六、钻孔岩芯年代学研究
第三节 大碶盆地第四系及沉积环境
一、地层及时代
二、孢粉分析和气候地层划分
第四节 宁波盆地和大碶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与演化
第六章 宁波市断层活动性探测
**节 主要断层概述
第二节 探测环境与方法选取和技术思路
一、探测环境与方法选取
二、断层活动性探测技术思路
第三节 断层活动性探测
一、宁波-邱隘断层(F5)
二、慈城-宝幢断层(F6)
三、北仑-奉化断层(F3)
四、北仑-育王断层(F4)
五、算山-曹隘断层(F2)
六、宁波-小港断层(F1)
七、保国寺断层(F10)
八、育王山山前断层(F7)
九、招宝山断层(F9)
十、小港断层(F15)
十一、其他断层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育王山山前断层详细探测和活动特征
**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支断层定位与活动特征
一、断层沿线及两侧地貌特征
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与槽探
三、西支断层空间展布与活动特征
第三节 东支断层定位与活动特征
一、断层沿线及两侧地貌特征
二、断层两侧地层
三、浅层地震勘探
四、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五、东支断层空间展布与活动特征
第四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演化与大碶盆地形成机制
一、区域构造演化
二、育王山山前断层形成与发育
三、大碶盆地形成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 宁波市主要断层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
第八章 宁波市主要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节 宁波市及邻区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地震环境
一、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二、宁波市在区域地震环境中的位置
三、区域发震能力评价
第二节 断层*大潜在地震震级评估
一、育王山山前断层*大潜在震级评估
二、其他断层*大潜在震级评估
第三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破坏性地震发生概率
一、*大潜在地震复发间隔
二、*大潜在地震发生概率评估
第四节 宁波市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
第九章 育王山山前断层危害性评价
**节 近断层强地震动评价
一、地脉动观测与第四系三维结构模型
二、设定地震的震源模型参数确定
三、强地震动的计算与合成
第二节 地震活动断层地表变形带预测
一、计算模型与参数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震害防御分析
一、育王山山前断层的“避让”分析
二、近断层强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三、近断层强地震动引起的震陷评价结果分析
四、震害防御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 城市活动断层与地震
**节 活动构造的概念与类型
一、活动构造的概念
二、活动构造的类型
第二节 中国活动断层与地震
一、中国活动断层的类型与分布
二、中国活动断层与地震的关系
第三节 城市活动断层与直下型地震
一、城市活动断层与直下型地震的危害
二、关于直下型地震的反思与对策
三、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目标
四、城市活动断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方法
**节 活动断层探测方法概述
第二节 遥感资料解译与地质地貌调查
一、遥感图像分析
二、地质地貌调查
第三节 隐伏断层探测
一、地球化学探测
二、浅层地震勘探
三、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第四节 深部构造环境探测
一、深地震反射探测
二、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
三、大地电磁探测
第五节 弱活动断层探测问题
一、弱活动断层宏观位置的识别
二、弱活动断层的浅层地震探测
三、弱活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上断点的判别问题
第三章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方法
**节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一、强震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二、弱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三、断层地震危险陛评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强地面运动评价
一、强地面运动预测方法
二、有限断层震源模型
三、地下速度结构模型
第三节 地震地表强变形带预测
一、概述
二、预测方法
三、多层介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带规模预测
第四节 地脉动观测在地下速度结构建模中的应用
一、地脉动的概念和利用条件
二、地脉动的应用方法
三、关于单点谱比法
四、地脉动观测
五、地脉动解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宁波市活动断层探测
第四章 宁波市及邻区地震构造特征
**节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
一、大地构造背景
二、新构造运动特征
三、地壳形变
四、主要断层的活动性
第二节 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一、重力场特征
二、航磁场特征
三、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
第三节 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场
一、空间分布特征
二、时间分布特征
三、震源机制解
第四节 地震构造分析
一、主要震例的构造背景分析
二、地震构造基本特征
第五章 宁波盆地和大碶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
**节 宁波地区第四系研究概述
第二节 宁波盆地第四系及沉积环境
一、钻孔位置
二、钻孔岩芯特征
三、钻孔孢粉分析
四、钻孔岩芯的海侵地层分析
五、钻孔中**硬土层成因及年代
六、钻孔岩芯年代学研究
第三节 大碶盆地第四系及沉积环境
一、地层及时代
二、孢粉分析和气候地层划分
第四节 宁波盆地和大碶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与演化
第六章 宁波市断层活动性探测
**节 主要断层概述
第二节 探测环境与方法选取和技术思路
一、探测环境与方法选取
二、断层活动性探测技术思路
第三节 断层活动性探测
一、宁波-邱隘断层(F5)
二、慈城-宝幢断层(F6)
三、北仑-奉化断层(F3)
四、北仑-育王断层(F4)
五、算山-曹隘断层(F2)
六、宁波-小港断层(F1)
七、保国寺断层(F10)
八、育王山山前断层(F7)
九、招宝山断层(F9)
十、小港断层(F15)
十一、其他断层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育王山山前断层详细探测和活动特征
**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支断层定位与活动特征
一、断层沿线及两侧地貌特征
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与槽探
三、西支断层空间展布与活动特征
第三节 东支断层定位与活动特征
一、断层沿线及两侧地貌特征
二、断层两侧地层
三、浅层地震勘探
四、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五、东支断层空间展布与活动特征
第四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演化与大碶盆地形成机制
一、区域构造演化
二、育王山山前断层形成与发育
三、大碶盆地形成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 宁波市主要断层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
第八章 宁波市主要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节 宁波市及邻区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地震环境
一、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二、宁波市在区域地震环境中的位置
三、区域发震能力评价
第二节 断层*大潜在地震震级评估
一、育王山山前断层*大潜在震级评估
二、其他断层*大潜在震级评估
第三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破坏性地震发生概率
一、*大潜在地震复发间隔
二、*大潜在地震发生概率评估
第四节 宁波市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
第九章 育王山山前断层危害性评价
**节 近断层强地震动评价
一、地脉动观测与第四系三维结构模型
二、设定地震的震源模型参数确定
三、强地震动的计算与合成
第二节 地震活动断层地表变形带预测
一、计算模型与参数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育王山山前断层震害防御分析
一、育王山山前断层的“避让”分析
二、近断层强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三、近断层强地震动引起的震陷评价结果分析
四、震害防御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17.5¥55.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9.4¥28.0 -
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
¥9.7¥22.8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19.5¥50.0 -
舟山群岛植物图志
¥16.9¥59.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4¥22.0 -
递归求解
¥10.0¥28.0 -
博物人生-(第2版)
¥29.1¥78.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19.4¥68.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9.4¥28.0 -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6.3¥15.0 -
声音简史
¥25.5¥52.0 -
刘薰宇的数学三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全3册
¥35.2¥118.0 -
成语与地理科学
¥10.6¥30.0 -
300种美鱼彩图馆
¥15.3¥39.8 -
星空探奇
¥12.7¥39.0 -
通俗天文学(九品)
¥16.4¥48.0 -
现代科技中的天文学
¥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