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22690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62269038 ; 978-7-5622-6903-8
本书特色
宋湘绮所著的《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诗词论丛》旨在研究21世纪词创作的审美问题,是一部探讨诗词研究如何从反映论走向存在论的专门论著。著者尝试以人的生存为支点,从观念、方法、模式和词汇系统四个方面对诗词进行“文学-文化”研究等。本书以文本实证,就“旧体”能否表达现代性思想、如何萃取白话语言的诗性、经典性文学史意义等关键问题专章论述。
内容简介
《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旨在研究21世纪词创作的审美问题,是一部探讨诗词研究如何从反映论走向存在论的专门论著。著者尝试以人的生存为支点,从观念、方法、模式和词汇系统四个方面对诗词进行“文学-文化”研究等。《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以文本实证,就“旧体”能否表达现代性思想、如何萃取白话语言的诗性、经典性文学史意义等关键问题专章论述。
目录
**章 新世纪词创作与评价
**节 新世纪词创作总体面貌
第二节 新世纪词评价
第二章 新世纪词创作的审美贡献
**节 艺术形象:生命创意
第二节 意象塑造:人性拓展
第三节 语言创新:意象造型
第三章 新世纪词创作的审美局限
**节 新世纪词创作价值观的局限
第二节 突破创作价值观的局限
第三节 新世纪词创作“脚镣”的局限
第四章 新世纪词创作的审美路向
**节 新世纪词的重新发现
第二节 新世纪词的审美方式
第三节 新世纪词创作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词创作的审美理论
结语
文后注释
附录
后记
丛书后语
节选
《新世纪词创作审美问题研究》: 第二,传递一种典型的情感,内涵、高度不足。大部分新世纪词作品都是表达友情、爱情、春愁、怨别、乡思、感怀等内容,都是古典文学关注的主题。新世纪词从唐宋词的母体里脱胎,几经沧桑,今天在主流的文学传媒里已基本上见不到她的芳踪。这种命运与创作者沿袭这种“典型情感”的传达、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有关。 古典艺术只陷在人性的某种具体历史场景中揭示善恶的冲突和互渗关系,而现代艺术则揭示出完整的人性,把人性引向深刻。这里涉及在词创作中如何使用个人经验和如何突破“模式化生存”的问题。 一是词创作离不开词人的个人经验,但要剥去个人经验的一切外衣,追寻到内部,发现一个深藏不露的内化的自我,展示出集体无意识——人类全体生命的奥秘,表达词人从对立和冲突的现实中体会到人性更深层的同一性。纯粹的个人感受不值一提,人类性的情感才会引起共鸣。王国维提出的“写境”是现实主义,“造境”的实质是现代主义,是“心灵的真实”。二者不可分。一流诗人所造之境来源于个人经验,又带有理想色彩,是经验与虚构的统一。所以,王国维专门指出诗人与常人的区别在于“能感又能写”、“欲言又非能自言”。好诗是人类的喉舌,肩负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双重使命。 二是古代词人多是“仕途人生”的主角,当今大众文化又充斥批量的“复制人生”。两种文化都容易造成词作者“模式化人生”。“模式化人生”是创造的天敌,是旧体词衰落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文学历来“载群道”、难言“个道”的根源。一流作家从来不是因为大众化而被广泛接受,而是以个性化的生存姿态独领风骚。 ……
作者简介
宋湘绮,湖南湘阴人。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湖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多年从事当代诗词理论研究,提倡建构当代诗词审美学,重建诗词文学价值观,并发起“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以期共同探讨当代诗词“文学—文化”研究的路径。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