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之变-新时期文化语镜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1星价
¥22.1
(4.8折)
2星价¥22.1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644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16164488 ; 978-7-5161-6448-8
内容简介
《“审美”之变:新时期文化语境中的审美问题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选取新时期以来比较重要的一些审美问题,如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审美快感论问题、审美泛化论问题、审美娱乐化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等,将其置放于当代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发展的现实语境中,进行历史的、辩证地观照与评析;二是在此基础上,将当今时代的审美问题,置放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论的理论视野中,进一步加以探讨,揭示出文艺审美应有的人学价值内涵:在于抵御人性的异化,守护人性的和谐,促进人合乎人性地生活。
目录
导论
**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
一 历史生成
1. 生成背景
2. 生成过程
二 完善及其启示
1. 在论争中完善
2. 有益的启示
第二章 文艺审美娱乐化问题
一 审美娱乐化的现实表征与突出问题
1. 审美娱乐的文化面相
2. 文艺“三俗”的娱乐过度
二 文艺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关系问题
1. 娱乐性的人学意义
2. 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差别
3. 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关联
三 审美娱乐化的应对策略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审美创造理念
2. 注重审美理想的塑造
第三章 审美快感论问题
一 审美快感论的问题探析
1. 快感满足不能替代情感升华
2. 快感审美化的可能与不可能
二 关于快感与美感关系的论争
1. 同一论
2. 分离论
3. 升华论
4. 启示
三 审美快感的价值定位
1. 审美快感中的身体快感
2. 审美快感是整体化的生命愉悦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泛化论问题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理论建构
1. 费瑟斯通的理论观念
2. 韦尔施的理论观念
3. 中国学界的理论见解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审美的比较
1. 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虛构性
2. 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
3.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
三 审美泛化论的学理审视
1. 审美泛化论的三个层面
2. 审美泛化论的悖结
3. 审美泛化论引出的深层问题
第五章 文艺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问题
一 西方审美无功利论的历史回溯
1. “审美无利害”思想的功利內涵
2. 唯荚主义的功利诉求
二 文艺审美功利性的价值向度
1. 审美发生与功利因素的关联
2. 审美过程中的功利性
3. 审美的功利效果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审美问题
一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的欲望化书写
1. 共同人性与当代文艺的欲望化书写
2.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欲望的审美化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的真善美诉求
1. 真善美是共同的人性诉求
2. 当代文艺应弘扬真善美
第七章 文艺审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人的自由与文艺审美
1.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
2. 文艺审美确证了人的主体自由
二 文艺审美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 文艺审美有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展开和丰富
2. 文艺审美有利于培养自由个性
结语
附录一 从怀旧电影的审美特征看消费时代的审美新变
一 怀旧电影的审美文化背景
二 影像之美: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显
三 声音之美:现代传媒中的“说书人”
四 意蕴之美:繁复的感伤
附录二 人的生态美描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释
一 人的生命生态场:在异化的中介性中和谐生成
二 人的主体间性:在交互对象化中动态显现
三 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本体与实践本体的二元一体
参考文献
**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
一 历史生成
1. 生成背景
2. 生成过程
二 完善及其启示
1. 在论争中完善
2. 有益的启示
第二章 文艺审美娱乐化问题
一 审美娱乐化的现实表征与突出问题
1. 审美娱乐的文化面相
2. 文艺“三俗”的娱乐过度
二 文艺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关系问题
1. 娱乐性的人学意义
2. 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差别
3. 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关联
三 审美娱乐化的应对策略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审美创造理念
2. 注重审美理想的塑造
第三章 审美快感论问题
一 审美快感论的问题探析
1. 快感满足不能替代情感升华
2. 快感审美化的可能与不可能
二 关于快感与美感关系的论争
1. 同一论
2. 分离论
3. 升华论
4. 启示
三 审美快感的价值定位
1. 审美快感中的身体快感
2. 审美快感是整体化的生命愉悦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泛化论问题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理论建构
1. 费瑟斯通的理论观念
2. 韦尔施的理论观念
3. 中国学界的理论见解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审美的比较
1. 日常生活的虚拟化与文学审美的虛构性
2. 日常生活的装饰化与文学的形式美
3.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复性与文学审美的蕴藉性
三 审美泛化论的学理审视
1. 审美泛化论的三个层面
2. 审美泛化论的悖结
3. 审美泛化论引出的深层问题
第五章 文艺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问题
一 西方审美无功利论的历史回溯
1. “审美无利害”思想的功利內涵
2. 唯荚主义的功利诉求
二 文艺审美功利性的价值向度
1. 审美发生与功利因素的关联
2. 审美过程中的功利性
3. 审美的功利效果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审美问题
一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的欲望化书写
1. 共同人性与当代文艺的欲望化书写
2.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欲望的审美化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性观与文艺的真善美诉求
1. 真善美是共同的人性诉求
2. 当代文艺应弘扬真善美
第七章 文艺审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人的自由与文艺审美
1.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
2. 文艺审美确证了人的主体自由
二 文艺审美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 文艺审美有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展开和丰富
2. 文艺审美有利于培养自由个性
结语
附录一 从怀旧电影的审美特征看消费时代的审美新变
一 怀旧电影的审美文化背景
二 影像之美:视觉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凸显
三 声音之美:现代传媒中的“说书人”
四 意蕴之美:繁复的感伤
附录二 人的生态美描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释
一 人的生命生态场:在异化的中介性中和谐生成
二 人的主体间性:在交互对象化中动态显现
三 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本体与实践本体的二元一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强,男,河南省信阳市人,文艺学博士,现任教于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河南省写作学会理事,河南省教学标兵。已发表学术论文、诗歌和散文作品四十多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7项,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影视美学研究。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3.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6.7¥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4.7¥49.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祖国旅店
¥15.2¥49.0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18.9¥63.0 -
诗经演
¥14.0¥39.0 -
汉字里的中国
¥17.1¥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茶馆
¥9.0¥36.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7.1¥68.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2.8¥39.9 -
一曲难忘
¥13.3¥35.0 -
我与地坛
¥27.2¥28.0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4.4¥4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5.9¥49.8 -
有苦有甜过生活
¥13.5¥45.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