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1963-1980-根治海河运动与乡村社会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1487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3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010148793 ; 978-7-01-014879-3
内容简介
《“根治海河”运动与乡村社会研究(1963—1980)》借鉴国家-社会理论,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视角,不仅关注国家政策而且关注基层民众的互动,动态地揭示“根治海河”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复杂面相,对“根治海河”的工程状况、国家政策、舆论动员、组织管理以及“根治海河”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以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大型水利工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目录
**章 “根治海河”运动的必要性
**节 海河流域的灾害
一、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
二、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三、1963年前的灾害状况
第二节 海河流域的治理
一、清代以前的治理
二、民国时期的治理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理
第三节 “根治海河”运动的发端
一、“根治海河”目标的提出与实施
二、“63.8”特大洪水
三、“一定要根治海河”
第二章 “根治海河”运动的展开
**节 “根治海河”运动的准备
一、规划设计工作
二、领导机构的建立
三、序幕:宣惠河治理
第二节 “根治海河”运动的进程
一、1973年前河道工程概况
二、1973年后河道工程概况
三、建筑物工程与水库工程
第三节 “根治海河”工程的特点
第三章 “根治海河”运动的政策
**节 出工政策
一、“生产队集体出工,义务劳动,国家管饭,不计工资”
二、出工补助
第二节 粮食政策
一、“国家管饭”与自带口粮指标
二、粮食补助政策的演变
三、粮食补助政策的反思
第三节 占地移民政策
一、河道占地移民政策
二、水库占地移民政策
第四章 “根治海河”运动的舆论动员与组织管理
**节 舆论动员
一、治河民工的发动
二、政治挂帅:贯穿始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树样板:典型引路
第二节 施工管理
一、施工中的技术进步
二、施工中的“包干负责”制
三、施工中的领导力量
四、“勤俭治水”的悖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第三节 后勤保障
一、工程物资供应
二、生活物资供应
第五章 “根治海河”运动与农民
**节 民工的群体状况
一、民工的地域分布
二、民工的身体条件
三、民工的成分及性别
第二节 民工的日常生活
一、民工的劳动
二、民工的伙食
三、民工的衣住行
四、民工的医疗与文化生活
第三节 农民的态度与贡献
一、民工的出工动机
二、民工的合作与抵制
三、群众的合作与抵制
四、农民的贡献与牺牲
第六章 “根治海河”运动与农村
**节 “根治海河”运动中的农村社队
一、“根治海河”运动中的公社
二、“根治海河”运动中的生产队
第二节 “根治海河”运动中生产队的压力
一、生产队的粮食负担
二、出工中的额外补贴
三、支持工地的坚强后盾
第三节 “根治海河”运动对农村的影响
一、对农村的正面影响
二、对农村的负面影响
三、投资方式与农村发展
第七章 “根治海河”运动与农业
**节 “根治海河”运动的作用
一、“根治海河”与排水
二、“根治海河”与抗旱
第二节 “根治海河”运动与农业发展
一、配套工程与机井建设
二、“根治海河”与生态变化
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根治海河”运动与乡村社会研究(1963—1980)》: 在1949年11月召开的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党和国家首先确立了水利建设的方针和任务,提出:“对于各河流的治本工作,首先是研究各重要水系原有的治本计划,以此为基础制订新的计划。尚无治本计划者,应从速研究拟定计划。至于已具备了施工条件的个别治本工程,经过批准后,亦可有重点地部分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的是全党办水利、全民办水利,所以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对水利工作影响很大。**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的水利建设,由于党的路线正确,社会较为安定,水利工作做得扎实,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在党和国家对兴修水利的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一五”期间,海河流域的各大骨干河流都普遍进行了除涝、整修和加固堤防工程。海河流域的一些主要省份在党中央领导下,加强了对海河流域的治理。当时的河北省内“山区没有水库,平原没有机井、泵站,各河中下游没有直接人海的排沥工程系统,堤防矮小残破,闸涵年久失修,洪沥水排泄不畅,根本无法抵御水旱灾害,确实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针对这一状况,河北省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已经逐步展开对海河流域的治理,并在一些河流治理上与其他相关省市共同合作完成了一些工程,主要包括平原除涝和山区水库的修建工作。 首先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各河堤防。新中国成立初期,恰逢海河历史上的丰水年,降雨量大,水灾频发,尤其是1949年、1953-1956年期间,海河流域中东部和南部平原地区降雨量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于是海河流域的水利建设结合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将治理重点放在了平原地区的防洪、防涝方面,重点对大清河、潮白河中下游河道进行了一些治理,兴修和治理了潮白河、新盖房分洪道、千里堤、赵王新河、漳卫南运河以及大清河系的独流减河等防洪除涝工程。1949年后,“对南运河一直采用加固堤防、整修险工、疏浚下游河道和两条减河的措施。”这些工程主要集中在1952-1954年完成。漳卫河下游的四女寺减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淤废,1955-1956年,河北省和山东省共同出工对四女寺减河进行了疏浚和筑堤。1956年,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漳河、卫河等多处决口,1957年水利部分别组织了河北、山东等省份的民工进行了复堤工程,将堤防加高、培厚,并于1957年冬和1958年春对漳卫河系下游的卫运河、四女寺减河进行扩大治理,由河北省、山东省和淮委联合出工。 其次,实施了一些大型的治本工程。在海河流域的治理上,*为成熟的当属《永定河治本计划》,由于民国时期对永定河的前期规划工作做得比较充分,该流域*早实施的大型水库工程是永定河上游的官厅水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彻底治理永定河水患,在国家尚处于经济困难、技术水平较差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修建官厅水库,并列为国家的重点工程。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分析、选址等准备工作后。在水利部的直接领导下,官厅水库从1951年10月破土动工,由河北省调集民工进行建设。四万多民工日夜奋战在官厅水库的建设工地。经过两年多的施工,至1954年5月胜利完工。该水库采用宽心墙土坝,坝顶高程485.23米,竣工时总库容为22.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3402平方公里。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座水库,成为新中国繁荣昌盛的象征。在官厅水库修建期间,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水库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工作,以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为首的中央慰问团曾到工地慰问,中共中央各部委都给予了重视和支持。1954年4月12日,在水库即将完工之时,毛泽东亲自到水库视察,并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 ……
作者简介
吕志茹,女,1972年生,汉族,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史和中共党史研究,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