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的辩护:执政党公共形象传播研究

包邮权力的辩护:执政党公共形象传播研究

1星价 ¥20.2 (5.8折)
2星价¥20.2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101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218101606 ; 978-7-218-10160-6

本书特色

    执政党的公共形象传播是一个兼具实践与理论价值的课题,处在多学科的交叉点,其研究的思路框架、理论观照、研究方法等均有待确立与完善,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本书从合法性的维度,尝试运用系统危机理论来搭建研究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 ; 系统的困境: 形象传播的生态变迁 ; 受众的协商: 背景优化与决策起点 ; 政党的辩护: 多议程多话语中博弈等。

目录


自序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政党形象与公共形象
1.1.2 主要政党的形象诉求及本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的思路、结构
2 系统的困境:形象传播的生态变迁
2.1 政党合法性与系统困境
2.2 执政党形象传播生态分析
2.2.1 传播困境的发生背景
2.2.2 工具困境
2.2.3 调适困境
2.2.4 认同困境
2.2.5 价值困境
2.3 形象传播困境的应对分析
2.3.1 契机:确立形象传播新起点
2.3.2 模型:重点建构七方面形象
2.3.3 路径:在开放与动态中管理
2.3.4 针对性传播:因时因势而变
3 受众的协商:背景优化与决策起点
3.1 受众的接受框架与政党形象
3.1.1 受众的权力:拒收、接收、接受
3.1.2 受众选择背后的心态分析
3.2 受众的社会学干预
3.2.1 干预底线民生
3.2.2 激活中间阶层
3.2.3 扩大有序参与
3.3 受众的传播学干预
3.3.1 传播干预的理论梳理
3.3.2 受众协商与传播优化
3.3.3 传播筛选与正面宣传
4 政党的辩护:多议程多话语中博弈
4.1 议程设置:危机修复与形象优化
4.1.1 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梳理
4.1.2 形象传播中的议程与框架
4.1.3 形象议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4.2 风险社会:增强问题意识,实现针对性设置
4.3 读秒时代:增强共振意识,实现高效能设置
4.4 众声喧哗:增强融通意识,实现竞争性设置
4.4.1 融合多议程,实现主流主导的建构
4.4.2 超越旧边界,实现议程设置权平衡
4.4.3 打通全流程,实现议程的闭环控制
5 党媒的重塑:影响力权威性的嬗变
5.1 理念之变:回归政治传播
5.1.1 旧话语中的形象匮乏
5.1.2 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回归
5.1.3 品质传播重塑形象
5.2 策略之变:差异化的竞争
5.2.1 影响力传播何以可能
5.2.2 政治报道的差异化选择
5.3 发展之变:经略数据蓝海
5.3.1 数据蓝海的内容产品化
5.3.2 平台与航线式媒介融合
5.3.3 影响力传播与用户至上
5.3.4 对传播理性的理性运用
6 解释的权力:形象输出的话语平衡
6.1 窘境:目标形象的落差
6.1.1 中共的国际目标形象
6.1.2 中共的形象输出探索
6.1.3 国际舆论与中共形象
6.1.4 解释权与话语权缺失
6.2 根源:话语权力的失衡
6.2.1 西方话语霸权与声音垄断
6.2.2 中共对外形象传播的现状分析
6.3 突围:形象传播的重置
6.3.1 媒体优化:改善“中国观”与“中共观”
6.3.2 形象营销:公共形象的创新输出
6.3.3 重点突破:提升核心问题的解释力
7 *深层说服:形象认同的文化建构
7.1 执政党公共形象与政党文化
7.1.1 政党文化及其特征
7.1.2 政党形象与政党文化
7.2 西方政党与中共红色政党文化
7.2.1 西方政党文化梳理
7.2.2 中共红色政党文化梳理
7.2.3 中共政党文化现状分析
7.3 政党文化对公共形象的有效供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段功伟,男。1974年生于湖北英山。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同年进入南方日报工作。高级记者,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现任南方日报编委兼时政新闻部主任。从业16年,获中国新闻奖4次、广东新闻奖15次。2012年获中国新闻界*高奖长江韬奋奖,当选广东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其所在的部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