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包邮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44.5 (7.7折) ?
1星价 ¥44.5
2星价¥44.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8334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3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506833424 ; 978-7-5068-3342-4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世界历史的经验和逻辑、世界横截面数据、中国宏观数据以及**手微观数据来研究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相协调。《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自从有大学以来(上溯到公元前16世纪中国殷商时代的“右学”),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分工的演变进程中,高等教育是如何逐步融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第二,从世界182个国家的自然资源、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来看,其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第三,从中国的宏观数据来看,教育财政投入、人力资本增长与经济增长如何实现更高的均衡水平;从微观调查数据来看,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国家竞争力战略相协调。  

内容简介

《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从世界历史的经验和逻辑、世界横截面数据、中国宏观数据以及**手微观数据来研究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相协调。《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回答如下三个问题:**,自从有大学以来(上溯到公元前16世纪中国殷商时代的“右学”),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分工的演变进程中,高等教育是如何逐步融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第二,从世界182个国家的自然资源、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状况来看,其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第三,从中国的宏观数据来看,教育财政投入、人力资本增长与经济增长如何实现更高的均衡水平;从微观调查数据来看,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国家竞争力战略相协调。

目录

**章  大学起源以来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节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农业内分工条件下:专注于古典宗教  神学知识传播的大学  第二节  18世纪农业内分工向农业一工业分工过渡时期:专注于古典  宗教神学以及启蒙运动思想的大学  第三节  19世纪农业一工业分工时期:服务于农业与工业工程的  近代大学  第四节  20世纪工业内分工时期:服务于技术创新与发明的大学    第五节  21世纪全球分工进一步深化:发展经济学视角的高等教育  第二章  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家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和促进机制分析  ——对人均收入第10l~182名国家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考察  **节  自然资源贫乏国家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不足以及过度教育导致的贫穷  第四节  教育体系与国家资源禀赋不匹配导致贫穷的国家  第五节  教育与国家资源禀赋相契合的发展中国家第三章  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家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和促进机制分析  ——对人均收入第51—100名国家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考察  **节  国土面积小于1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  高等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国土面积大于1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  高等教育的关系第四章  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家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和促进机制分析  ——对人均收入第1~50名国家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考察  **节  国土面积小于1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  高等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国土面积大于lo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  高等教育的关系第五章  (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增长战略相协调的理论模型  (宏观分析)  ——基于中国教育财政投入、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六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理论模型(微观分析)  ——基于中国大学教育与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问卷调查研究    **节  方法与数据  第二节  计量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七章  大学生学习行为与国家竞争力关联关系  **节  方法与数据  第二节  计量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八章  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匹配关系  **节  变量与数据  第二节  计算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九章  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业  **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模型和变量定义  第三节  数据及其描述统计  第四节  计量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十章  农民、农民子女与高等教育  **节  模型以及数据  第二节  计量结果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如何相协调:结论  **节  世界历史的逻辑  第二节  世界横截面数据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  中国的宏观数据以及**手微观数据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苏,男,1975年7月出生,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发表在《教育研究》《金融研究》《读书》等杂志。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美国经济学会会员。出访美国、日本、罗马尼亚、韩国学术交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