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17276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15-10-03
- 条形码:9787511727602 ; 978-7-5117-2760-2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韩孟诗派的诗人艰难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险怪奇崛诗风的形成。**章诗人穷困悲苦的家庭及病态身体状况探讨其如何直接导致诗人心理上的畸形变化;第二章从世风的变化和求变求新的社会心理角度探讨中唐诗歌新变的原因及其对韩孟诗派的影响;第三章进一步论述分析险怪奇崛诗风的具体表现。通过研究,形成对韩孟诗派险怪奇崛诗风的再认识和整体观照。
内容简介
唐诗经过大历年间一度中衰之后,在唐德宗至唐穆宗的四十余年时间里又渐趋兴盛,并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达到高潮。这个时期,名家辈出,流派分立,诗人们着力于开辟诗歌创作的新途径,探寻诗歌创作表现的新技法以及阐发自己的诗歌创作观。韩孟诗派正是这一新变的一个诗人群体。“韩孟诗派”指的是韩愈孟郊等一班诗人,他们以友谊为纽带,以共同的诗歌思想指向和艺术趣尚为基础,通过诗酒往还、酬唱投赠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 本文试图从韩孟诗派诗人悲苦的家庭及病态身体状况出发,研究诗人艰难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险怪奇崛诗风的形成。**章拟从诗派诗人穷困悲苦的家庭及病态身体状况探讨其如何直接导致诗人心理上的畸形变化,从诗人坎坷的仕途状况探讨其如何加剧诗人的矛盾心理冲突,从这两方面得以认识诗人艰难的生存状况是韩孟诗派险怪奇崛诗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第二章拟从世风的变化和求变求新的社会心理角度探讨中唐诗歌新变的原因及其对韩孟诗派的影响,从中唐两大诗派创作的主观意图的比较中,进一步挖掘韩孟诗派独特审美取向的创作心理,得以从深层因素认识韩孟诗派险怪奇崛诗风的形成;第三章进一步论述分析险怪奇崛诗风的具体表现。总体来说,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形成对韩孟诗派险怪奇崛诗风的再认识和整体观照。本书是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批准号:潮州2012-c-03)
目录
作者简介
洪静云,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诗词格律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潮师诗歌十年(2001-2010)》,发表论文十多篇,曾经获得过“潮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