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6298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301262986 ; 978-7-301-26298-6
本书特色
1949-1966年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现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农兵作者,是解放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扶持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上承左翼文学资源,同时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文学新生力量成长的标志,在他们身上寄寓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理想。《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涉及一个创作群体(工人作家群),一个写作个案(士兵作家高玉宝),一个运动(新民歌运动),一次批判(吴雁),试图通过对这些创作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还原历史现场,呈现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内容简介
《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回到历史现场,复原“十七年”期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图景。
目录
序: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钱理群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综述**章 相关的几个问题 **节 "国民文学"的提出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 第四节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第二章 新意识形态的确立与新主体的生成 **节 "身份的政治" 第二节 "把砖头砌进墙里":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第三节 "识字的政治" 第四节 新的创作主体的再造第三章 1949-1966年工人写作的历史考察 **节 上海工人写作 第二节 天津工人写作 第三节 草明与鞍钢工人写作 第四节 "南胡北万" 第五节 《沙桂英》第四章 《高玉宝》的写作及相关问题 **节 《高玉宝》文本的生成 第二节 "理发员"荒草及其对《高玉宝》的修改 第三节 《高玉宝》与"文化大进军" 第四节 《高玉宝》:一个诉苦的文本 第五节 "周扒皮"及其地主形象 第六节 悠长的回声:"革命危机时代"的"新场面"第五章 1958年的新民歌写作 **节 1958年新民歌写作的历史描述 第二节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诗经":《红旗歌谣》 第四节 "改了洋腔唱土调":群众写作浪潮下的专业诗人 第五节 "全民写作"的文化想象第六章 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写作 **节 工厂史、公社史写作 第二节 部队史写作第七章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节 "精神财富的质量问题" 第二节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与写作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结 语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保杰,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钱理群)、北京师范大学(师从王富仁),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